题卧屏十八花·牡丹
北廓东院满畦栽,嫩紫轻红第开。
直与戎葵较多少,二千里外一枝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边的院子里满是一片片菜地,柔嫩的紫色和轻盈的红色花朵竞相开放。
这里的美丽与边陲的葵花相比毫不逊色,就像从二千里以外的地方传来的花香。
去完善
释义
1. 北廓:指都城北方的郊野。
2. 东院:东边的一个院子。
3. 满畦栽:铺满了整个菜地种植。
4. 嫩紫轻红:指花朵的颜色为嫩紫色和淡红色。
5. 第开:指按顺序开放。
6. 戎葵:即蜀葵,一种夏季开花的植物。
7. 二千里外一枝来:比喻牡丹花的稀有珍贵。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题卧屏十八花·牡丹》中,诗人葛立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生命力。他通过比较牡丹与戎葵这两种植物在地理分布和观赏价值上的差异,突显出牡丹作为国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北廓东院满畦栽”,展现了牡丹种植范围的广泛,无论是在北方的廓地还是在东方的院落,都能见到牡丹的身影。接下来的“嫩紫轻红第开”则具体描绘了牡丹花的色彩丰富,有嫩紫、轻红等不同的花色,且盛开时争艳斗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第三句“直与戎葵较多少”是诗人的巧妙对比,将牡丹与戎葵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花卉进行比较。这里的“戎葵”是指戎州(今四川宜宾一带)所产的蜀葵,其特点是花朵大而艳丽。诗人以此强调了牡丹在数量和观赏性上都不输于蜀葵,彰显了牡丹的魅力。
最后一句“二千里外一枝来”,则是诗人进一步强调牡丹的美丽不仅限于本地,即便是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仍然能欣赏到牡丹的风采。这既是对牡丹美的赞美,也是对祖国大地繁荣昌盛的讴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诗人葛立方所作的《题卧屏十八花·牡丹》一诗,是在其晚年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诗人已离官场多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上。他关注社会民生,时常在诗作中反映民间生活,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思。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18年前后,此时的北宋政权已经进入了衰落期,内外忧患不断。外有金兵压境,内有政治腐朽和民不聊生。然而,牡丹依然盛开,象征着富贵繁荣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寓含着对盛世不再的哀叹。通过此诗,葛立方传达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生关怀,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