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代孔明哭先主
鲸鬣翻腾四海波,始将天意用干戈。
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提劒尚残吴郡国,垂衣犹欠魏山河。
鼎湖无路追仙驾,空使群臣泣血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鲸鱼的鳍拍打着四海波涛,这就是天命战争的开始。
鬼神都被驱使着战斗,英雄们也纷纷被捕捉其中。
剑指残破的吴国,还没来得及收复魏国的河山。
黄帝升天成仙的地方已然无法追寻,只能让臣子们为他而哭。
去完善
释义
1. 鲸鬣:比喻战乱和恶势力。鬣,动物颈上的长毛。
2. 鞭挞:驱使、驱使鬼神的意思。
3. 全罩英雄入网罗:意思是将英雄一网打尽。网罗,捕获的意思。
4. 提剑尚残吴郡国:指东吴尚未完全被平定。
5. 垂衣:指帝王治理国家的意思。
6. 鼎湖无路追仙驾:这里借用了黄帝在鼎湖骑龙升天的传说,表示刘备已逝,无法追寻。
7. 空使群臣泣血多:意思是使群臣因悲伤过度而哭泣流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又代孔明哭先主》是唐代诗人李山甫以孔明的视角为蜀汉先主刘备哭悼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了刘备一生风云激荡、建功立业的场景;颔联则表达了神鬼俱驱,豪杰纷纷成为其麾下战将的磅礴气势;颈联写到了刘备已逝,未能一统天下的大业未竟;尾联借用了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刘备英灵的无路追寻以及群臣心中悲愤难抑的哀思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代孔明哭先主》是唐朝诗人李山甫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唐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逐渐从繁荣走向衰落,政治腐败、边疆不安定等问题日益严重。
诗的作者李山甫,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李山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先主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诗中,李山甫以诸葛亮为喻,表达了对刘备的哀悼之情。他借用诸葛亮的口吻,描绘了刘备生前的高尚品质、英勇事迹以及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风貌。通过对刘备的赞美,李山甫传达出对当时国家政治的深深忧虑和对贤能君主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