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儿
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塲闲事莫因循。
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把英雄的风采融入世俗中,不要让一场琐事拖延时间。荆轲只是因为闲聊的话语,无法与燕丹一起完成使命。
去完善
释义
1. 好把雄姿浑世尘:此句中的“浑世尘”为成语“混迹于世”的意思,意为隐藏身份,在世间行走。
2. 一场闲事莫因循:此句中“因循”表示沿袭陈规陋习,不做变革。整句意思是,不要沉溺于无足轻重的琐事,要做出改变。
3. 荆轲只为闲言语:这句的“闲言语”指的是那些无关紧要的话。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无关紧要的言辞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事。
4. 不与燕丹了得人:这句中的“燕丹”指的是燕国太子丹,他招募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广为流传。“了得人”意为非常出色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荆轲能力的肯定,同时强调了他的行为应当受到赞赏。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游侠儿”为题,表达了对其雄姿英发的赞美和感慨。通过赞扬游侠儿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人暗含了对那些因为琐碎事情而延误正事的谴责。其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被引用来作为反例,强调了“游侠儿”应该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而非被闲言碎语所影响。这首诗歌既是对古代勇士的颂歌,也是对当代人的警示——我们应该在面对重要抉择时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和行动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侠儿》是唐朝诗人李山甫的一首描绘边疆战士英勇战斗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个时期,唐朝边境战争频繁,游侠儿成为了英勇善战的战士的代名词。
李山甫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边塞为主题,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崇敬之情。在贞元年间,李山甫曾多次随军出征,亲身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战士的英勇。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了解了游侠儿的形象,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游侠儿》。
在贞元年间,唐朝边境局势紧张,战争不断。由于国力的衰弱,边疆防线屡遭突破,使得唐朝不得不加强对边疆的军事防御。在这种背景下,游侠儿成为了边疆战士的代表,他们不畏生死,勇敢作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李山甫的《游侠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