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二首 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果不是因为那奢华的龙舟巡游以及挥霍无度的行为,他的功劳或许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而不显得逊色。
去完善
释义
水殿龙舟:指隋炀帝乘坐豪华龙舟巡游江南之事;禹:大禹治水,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冷静客观的笔触重新审视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历史功过。首句“尽道隋亡为此河”点明世人普遍将隋朝灭亡归咎于大运河工程的观点,但紧接着用“至今千里赖通波”强调其不可忽视的实际价值。第三句“若无水殿龙舟事”转入假设,批评隋炀帝因个人享乐而导致国家衰败的奢靡之举。最后一句则通过与大禹治水进行对比,巧妙地提出一种辩证的看法——如果抛开那些荒唐行径,隋炀帝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全诗逻辑清晰,既有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多维度的评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隋朝已亡许久,但其留下的一些痕迹仍在影响着当下。皮日休处于晚唐,那是个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他历经仕途坎坷,对历史与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本是劳民伤财之举,导致民怨沸腾,成为隋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皮日休所处的时代,大运河却发挥着贯通南北、促进交流的巨大作用。诗人行至汴河,目睹眼前景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借这首诗表达对历史事件复杂而辩证的看法,既有对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批判,也有对大运河客观价值的肯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