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和山推蓬看梅

标题包含
题和山推蓬看梅
沙头寒声入芦苇,沙际暝烟湿微雨。 疎花明在树梢头,吟身卧在船蓬底。 相看一笑大江横,白鸟不飞天似水。 逃禅英骨閟九原,褚郎有神呼得起。 倔强横枝不受屈,玲珑孤标浄如洗。 春风满面吹不开,冰雪满身冻不死。 岁寒心事谁得知,大似和山隠君子。 我有扁舟蓑笠盟,落在吴头并楚尾。 挑灯今夜不成眠,免得相寻来梦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璨(1043-1128),字无文,号石湖居士,俗姓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与释惠洪、释祖可并称为“三僧”。 释道璨自幼聪颖过人,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沙洲上寒意阵阵侵入芦苇丛,沙岸边的暮色与微雨湿润交融。稀疏的花朵在枝头明亮,诗人我在船上枕着船篷休憩。相对而笑,大江宽广无边,如同白鸟翱翔于天空,天光水色交织如画卷。 那些逃离尘世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和英骨长埋大地;褚氏文人(指宋代文学家宋祁)精神尚在,仿佛能听到他在呼唤我的名字。坚韧不屈的树枝,独立无依;洁净空灵的标杆,犹如冰雪之身,寒风凛冽也无法将其摧毁。 早春严寒时节的心境有谁能够理解?宛如那隐居于山的贤者一般。我有自己的小舟和蓑笠,停在吴地及楚地的交界处。今晚点灯却无法入睡,害怕在梦中寻找彼此。
去完善
释义
1. 沙头:指江边的沙滩地; 2. 疏花:稀疏的花朵; 3. 逋翁:指的是宋朝诗人林逋, 他以诗名盛于世,但无钱死後无人为他料理丧事, 棺木停放在寺庙九年,故称"逋翁"; 4. 大似:非常像的意思; 5. 和山:位于浙江常山的敬隐洞; 6. 隠君子:此处指林逋,他用淡泊的胸怀,超脱尘世的人生哲学面对人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和山推蓬看梅”,诗人通过描述与梅花的亲密接触,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欣赏、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下面是对每句诗的简单赏析: 首联以描绘自然界的风貌开始,“沙头寒声入芦苇,沙际暝烟湿微雨”,表达了寒冷的江风穿过芦苇的声音,以及沙岸边昏暗的烟雾和微薄的细雨。这种环境为全诗定下了清幽、冷寂的基调。 颔联写到“疎花明在树梢头,吟身卧在船蓬底”,诗人躺在船篷下看到远处明亮的梅花,突显出梅花鲜明的形象。同时,这一联也表现出诗人闲暇的心境,享受此刻宁静的时光。 颈联“相看一笑大江横,白鸟不飞天似水”,写出了江面宽阔的景象,白鸟悠然飞翔,宛如天空中流动的云彩,突出了江水的平静无波。 “逃禅英骨閟九原,褚郎有神呼得起。倔强横枝不受屈,玲珑孤标浄如洗。春风满面吹不开,冰雪满身冻不死。”这四句诗是赞美梅花的气节,即使受到风寒的侵袭,梅花依然挺直傲立,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不屈和高洁品质。 紧接着,诗人以“岁寒心事谁得知,大似和山隠君子”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敬佩,因为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尽管它生活艰苦,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这与和山隐居的高人有着相似的品质。 “我有扁舟蓑笠盟,落在吴头并楚尾。挑灯今夜不成眠,免得相寻来梦里。”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愿意像隐者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了与梅花同在,他决定今晚熬夜,以免在梦中寻找梅花。这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和山推蓬看梅》是南宋诗人释道璨创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时年道璨48岁。在这一年中,他寓居和山古刹,过着隐逸的生活。 嘉定元年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北方金国的威胁仍然存在。在这个时期,文人雅士纷纷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释道璨作为一位僧人,他也在和山古刹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成为诗人借以表达情怀的对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