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伯寿分韵得者字
南浦家庖亦烟火,何事胸中太潇洒。
少提笔力老更坚,不信昏金徒巧瓦。
一官姑混录录中,三生岂是悠悠者。
秋镫夜课阿戎读,高筑诗坛洁莲社。
人传绣口仍锦心,我诧琼杯并玉斝。
阿戎官学两俱长,金固在镕非跃冶。
转庵忽传分韵作,咳唾珠玑来笔下。
挽回巫峡使倒流,快注银河见高泻。
敢陪驿骑策疲驽,绝喜风樯追阵马。
爱诗未足老犹贪,染指更尝犹靳舍。
祇惭狗尾聊续貂,安得曲终成奏雅。
吟哦未了忽开予,拟约凭高共纾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方家园厨师也做饭,为什么内心如此豪爽?年轻时有写作功力,老年则更为坚定,不相信昏庸之人只会玩弄权术。尽管只是当一个小官,生活过的平平淡淡,但三生也不是一直安逸度日。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督促孩子读书,高高的建立诗坛,鼓励纯洁的学习环境。人们称赞你的口才和才华,我对你的赞誉感到惊讶。孩子学业很好,金子固然珍贵但在熔炉里却不是跃动的火花。转庵忽然传来要一起赋诗,于是你的笔下出现了珠宝般的诗句。你的诗篇使得原本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好像银河从高处倾泻而下。我很高兴能与你并肩而行,虽然我的马匹疲惫但依然喜欢追随你的步伐。热爱诗歌并没有使我满足,我还想继续尝试更多的诗篇。仅仅遗憾的是我只能像你一样写出一些普通的诗篇,怎么能够像演奏高雅的音乐那样美妙呢?在我们一起创作诗篇的时候,我突然想和你一起在高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南浦:地名,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南。这里可能借指作者所在地或其他与作者相关的地点。
2. 家庖:家中的厨师。这里用来形容家中的日常生活。
3. 潇洒:这里是豪放不羁的意思。
4. 少提笔力老更坚:年轻时候的笔力不如年老时坚定。
5. 不信昏金徒巧瓦:不相信金子会在黑暗中失去光泽,只是暂时被泥土覆盖。这里比喻有才的人不会被埋没。
6. 一官姑混录录中:勉强担任一个官职,混在碌碌无为的人群中。
7. 三生岂是悠悠者:人生一世,怎么可能虚度年华。
8. 秋镫夜课阿戎读:秋天夜晚点上灯,教育子女读书。
9. 高筑诗坛洁莲社:建立一个诗歌社团,以传播诗歌文化。
10. 人传绣口仍锦心:人们称赞你有锦绣般的心意和华丽的口才。
11. 我诧琼杯并玉斝:我对你的才情感到惊讶。
12. 阿戎官学两俱长:阿戎在官场和学问上都很有成就。
13. 金固在镕非跃冶:金子即使熔化也不会失去价值,这里用来比喻人才。
14. 转庵忽传分韵作:转庵突然传来要一起写诗的消息。
15. 咳唾珠玑来笔下:你的诗句如同珠玑一般,从笔下流出。
16. 挽回巫峡使倒流:使得河流倒流的景象再现,形容诗作的优美程度。
17. 快注银河见高泻:如同银河一样的美景瞬间展现在眼前。
18. 驿骑:驿站的马匹,这里指传递消息的人。
19. 策疲驽:驾驭疲惫的驽马,这里形容努力追赶。
20. 风樯:顺风疾行的船,这里形容速度很快。
21. 阵马:行进的战马,这里形容速度快。
22. 爱诗未足老犹贪:热爱诗歌到老都不满足。
23. 染指更尝犹靳舍:品尝诗歌的乐趣就像品尝美酒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24. 狗尾聊续貂:用狗尾草来补充貂皮衣,这里形容自己作品的不足。
25. 安得曲终成奏雅:如何才能让我的作品最终达到高雅的境界呢?
26. 吟哦未了忽开予:还没完成诗篇,你就已经打开了我的心扉。
27. 拟约凭高共纾写:我们约定在高处共同抒发情怀,写出更多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陈伯寿分韵得者字》诗是南宋诗人许及之的作品,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诗词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诗的开头以“南浦家庖亦烟火,何事胸中太潇洒”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出了自己胸怀壮志的豪情。接着,通过“少提笔力老更坚,不信昏金徒巧瓦”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如“一官姑混录录中,三生岂是悠悠者”,则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人生态度。他认为做官不应该过于追求名利,而应该像阿戎那样努力学习。这里提到“秋镫夜课阿戎读,高筑诗坛洁莲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以及他对自己的要求。
在“人传绣口仍锦心,我诧琼杯并玉斝”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琼杯、玉斝等意象,展现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随后,诗人又以“阿戎官学两俱长,金固在镕非跃冶”赞美了阿戎在学问上的造诣。
此外,诗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诗友之间的交往和交流的场景,如“转庵忽传分韵作,咳唾珠玑来笔下。挽回巫峡使倒流,快注银河见高泻。敢陪驿骑策疲驽,绝喜风樯追阵马。爱诗未足老犹贪,染指更尝犹靳舍。祇惭狗尾聊续貂,安得曲终成奏雅。”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抒发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充满了激情和斗志,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陈伯寿分韵得者字》是南宋诗人许及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灭亡和金兵南侵的战乱,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许及之在南宋初期担任右正言、尚书左司郎中等职务,后因忤逆权臣秦桧而被罢官。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宦海沉浮、世态炎凉,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国家政治黑暗,民生疾苦严重。许及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