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史志道帅建康

标题包含
送史志道帅建康
簪橐明光备武文,玉麟暂剖别尧云。 朝中礼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 陋矣齐丘当十万,鄙哉诸葛眎三分。 公归岂作东征远,彝鼎将书第一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装饰和装满武文的袋子在明光下准备就绪,如玉般的麒麟暂时从仙境中离开。朝廷中的礼乐是为了寻找元帅,而天下的英雄则在期待使君的出现。齐丘的陋识让他以十万的兵力自居,而诸葛亮却因为鄙视他的行为只能观望三国局面。但您并不需要远离东方去征战,因为您的荣耀将被铭记在最显赫的功勋上。
去完善
释义
1.簪橐:簪,名词,指官员冠饰;橐,名词,指装书的袋子。这里是指做官的意思。 2.明光:借指皇宫。 3.武文:武力与文学,文武双全的才能。 4.玉麟:美称对方品德高尚如麒麟,这里是对史志道的敬称。 5.剖别:分离、离别之意。 6.尧云:对朝廷的象征。 7.朝中礼乐:指朝廷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 8.谋元帅:担任军事主帅的职位。 9.陋矣齐丘:这里以齐丘自比,表示自己才疏学浅。 10.鄙哉诸葛:这里是把自己比作诸葛亮,表示自己的才干有限。 11.眎三分:这里借用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表示自己才堪任一方诸侯。 12.公归:回到朝廷。 13.东征远:这里借指地方官职,史志道是建康的统帅。 14.彝鼎:古代传国的重器,象征国家政权。 15.第一勋:最大的功勋。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李洪表达了对于即将离别的史志道的尊敬和赞美。首联点出史志道的身份,“簪橐明光备武文”是说他在朝廷任职,文武双全;“玉麟暂剖别尧云”则表达了他暂时离开朝廷,出任建康军帅的情景。 颔联进一步强调史志道的才能与地位,“朝中礼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表明他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为礼仪和音乐的典范,同时也被认为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颈联则以历史人物为例,衬托史志道的杰出才干。“陋矣齐丘当十万,鄙哉诸葛眎三分”意味着史志道在才智和见识上远超先贤,他的出征并不仅仅是为了建功立业,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尾联则寄予厚望,期待史志道取得成功,“公归岂作东征远,彝鼎将书第一勋”意味着一旦他胜利归来,他的功勋将会被铭记在彝鼎之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史志道帅建康》是南宋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力日渐衰弱,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 在这段时间里,李洪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出任地方官吏,但由于政治斗争而遭贬谪。在流放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史志道。史志道是一位富有政治抱负的人物,他在南宋朝廷中担任要职,但因政见不合而被排挤。 在送别史志道的场景中,李洪感慨万分。他回想起二人共同度过的岁月,以及他们在逆境中的相互扶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史志道远离朝廷、远赴建康任帅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与豪情的送别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