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亲庭寿

标题包含
上亲庭寿
中兴申甫来高崧,卜人吉梦占维熊。 生贤应有造化工,吾家积善庆所钟。 公跨鸾驭从蓬宫,襟怀廓落凌秋空。 居乡惠爱先困穷,谭笑万户生春融。 在官履行洁且忠,此心须信天可通。 福善有道非滥蒙,岁寒乃知柏与松。 从今风虎依云龙,扶摇万里乘长风。 结知丹扆恩厖鸿,金貂赤舄华吾宗。 尊荣安寿仁之功,从教绿鬓宜方瞳。 义方垂教惭倥侗,青毡欲使扬祖风。 勉策驽驾追逸踪,它年乐事来迎逢。 燕山嘉誉难独隆,宴堂清晓祥云浓,槐庭昼永阴重重。 千岁风月谁与同,敬祝王母偕僊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祝愿中兴大业有如申甫和高崧一样兴盛,吉祥的梦预示着一切顺利。 生子应当由天地化育而成,我们家积累的善行感动了上苍。 您好像驾乘凤凰的人,心怀宽广、气质高尚。 您在故乡关爱贫困人家,谈笑间让千家万户感受到温暖春意。 您的任职表现既忠诚又干净,天地一定会听到您的真心。 善良的回报有规律可循,不随便接受毫无根据的赞誉。 寒冬时节最能看出柏树和松树的坚定品质。 如今风云际会,犹如巨龙依附于腾云之上,乘风破万里浪。 您受到皇帝深厚的恩情,身着华丽官服,是我们家族的荣耀。 长寿安康是您应得的福利,用绿色头发和明亮的眼睛面对未来。 为人师表的我深感不足,希望能传播家风、勉励后代。 我们要努力追赶前辈的足迹,期待未来美好的时光能迎接我们。 燕山的美好声誉难以独自享受,宴会厅里的清晨阳光、槐花树下的白天阴凉都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千年的风光谁能和我们一同分享?祝愿王母和仙人们一起长寿。
去完善
释义
中兴申甫来高崧:中兴,国家由衰落转为兴盛的过程;申甫,周宣王名臣仲山甫的别称,此处借指宋代名臣赵鼎,以他象征国家的复兴;高崧,东晋名臣高崧,比喻赵鼎的辅国功勋。 卜人吉梦占维熊:卜人,古代负责占卜的人;吉梦,吉祥的梦;维熊,梦见熊,古人认为这是生男的预兆。 生贤应有造化工:造化工,指神奇的力量;这句意思是贤能之人是由神奇力量造就的。 吾家积善庆所钟:吾家,我家;积善,积累善行;庆,福气;所钟,所集中的地方。 公跨鸾驭从蓬宫:公,这里指作者的父亲;鸾驭,皇帝的车驾;蓬宫,蓬莱仙岛,比喻皇帝的宫殿;这句是说他的父亲曾陪伴皇帝。 襟怀廓落凌秋空:襟怀,胸怀;廓落,空旷辽阔;凌秋空,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高远。 居乡惠爱先困穷:居乡,在家乡;惠爱,施予仁爱;先困穷,关爱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谭笑万户生春融:谭笑,谈笑;万户,千家万户;生春融,像春天一样温暖。 在官履行洁且忠:在官,做官;履行,实践;洁且忠,廉洁忠诚。 福善有道非滥蒙:福善,赐福给善良的人;有道,有规律;滥蒙,随意获得。 岁寒乃知柏与松:岁寒,寒冷的冬天;乃知,才知道;柏与松,柏树和松树,寓意坚韧不屈。 从今风虎依云龙:风虎,凶猛的老虎;云龙,神龙,比喻有才干的人;这句意思是从今往后要依附有才干的人。 结知丹扆恩厖鸿:结知,结交知音;丹扆,红色的屏风,借指皇帝的宫殿;恩厖鸿,深厚的恩情。 金貂赤舄华吾宗:金貂,汉代侍中佩戴的金饰;赤舄,红色鞋子,这里指朝服;华吾宗,光耀我们的宗族。 尊荣安寿仁之功:尊荣,尊贵荣耀;安寿,安定长寿;仁之功,仁爱的成果。 从教绿鬓宜方瞳:从教,任由;绿鬓,黑发;方瞳,眼睛明亮有神。 义方垂教惭倥侗:义方,道义的原则;垂教,传授教诲;惭倥侗,惭愧自己无知。 青毡欲使扬祖风:青毡,旧时读书人所用的青色毛毯,这里指学业;扬祖风,发扬先祖的风范。 勉策驽驾追逸踪:勉策,努力鞭策;驽驾,劣马,这里指作者自己;追逸踪,追随前人的足迹。 它年乐事来迎逢:它年,将来;乐事,快乐的事情;迎逢,欢迎迎接。 燕山嘉誉难独隆:燕山,这里指北方边陲;嘉誉,美好的名誉;难独隆,难以独自取得。 宴堂清晓祥云浓:宴堂,举行宴会的地方;清晓,清晨;祥云,吉祥的云彩。 槐庭昼永阴重重:槐庭,槐树的庭院;昼永,白天长;阴重重,阴影重重。 千岁风月谁与同:千岁,千年;风月,风和月,这里指美好时光;谁与同,谁能与我共同分享。 敬祝王母偕僊翁:王母,西王母,传说中掌管长生不老药的神祇;僊翁,神仙;这句话祝愿王母和神仙共同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家族繁荣、歌颂德行和美好愿景的贺寿词。诗人以象征吉祥的事物开篇,赞颂家族中的贤能之士和高尚品德,期待他们能为国家作出贡献,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家族的和谐氛围,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通过对比“福善有道”与“岁寒乃知柏与松”的涵义,暗示只有真正的善良和坚持才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诗人还提及自己的期望:在教育子孙方面传承优良家风,并勉励自己努力前行,以实现家族的荣耀。最后,借助美好的景色祝福寿星长寿健康,祝愿家庭幸福美满。整首诗词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亲庭寿》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人卫泾所作,创作时间为宋孝宗淳熙年间(约公元1174年)。此时,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朝的压迫和内部的纷争,国势日衰。 在这个时期,卫泾的生活也颇不安定。他曾两次被贬谪,第一次是因为弹劾权臣韩侂胄失败,被贬至潮州。第二次是因为反对史弥远废黜宋宁宗立理宗的阴谋,被贬至雷州。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卫泾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勇敢揭露权臣的罪行,表现出极高的气节。 在这段时间里,卫泾接触到了许多民间疾苦,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将这些见闻融入到诗歌创作中,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农民在官府剥削下的困苦生活,以及权臣对国家的危害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