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师璋今有几家同,名重蒲葵价亦穹。 髹柄但夸千缕骨,不知曾未掩西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又号雪岩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画家和诗人,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宋伯仁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擅长诗、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师傅的技艺有少数几家能比,名声与价值共同攀升。 只知炫耀手中千丝编织,却不料秋风已将其吹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师璋:指的是扇子的种类,是古代的一种竹扇。 2. 几:表示不定数,几家即有几家的意思。 3. 名重蒲葵:指扇子质量上乘,价格昂贵。 4. 穹:高大,这里是形容价格高的意思。 5. 髹:上漆的意思。 6. 千缕骨:指扇骨,这里的"千"也是虚指,用以形容数量多。 7. 西风:秋风,这里代指寒冷的天气。
去完善
赏析
《扇》宋伯仁这首诗歌以扇子为主题,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容易忽视实质的问题。首句“师璋今有几家同”,意指现在有许多人都模仿名家的技艺制作扇子,显示出社会上的攀比之风。第二句“名重蒲葵价亦穹”则强调这些扇子因为名声大噪而价格昂贵,也反映了人们对名利的追逐。接下来的两句“髹柄但夸千缕骨,不知曾未掩西风”,诗人通过对比华丽的扇柄与无法抵挡西风的本质,表达了对人们过分关注表面现象而不关心实际能力的讽刺。总的来说,这首诗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做出明智的选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扇》是南宋诗人宋伯仁的一首咏物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边疆局势紧张,民生疾苦不断。 宋伯仁,本名宋焕,字器之,号雪岩,祖籍燕京(今北京),后迁居浙江绍兴。他自幼聪颖好学,胸怀壮志,期望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然而,由于当时政局混乱,他一生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未能实现理想抱负。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同时对外妥协退让,导致边疆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宋伯仁身处其中,深感忧虑,因此在创作《扇》时,借扇子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