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并州至晋祠次韵答宣徽富公
公名杰出天下贤,终身师慕常颛颛。
十年一面数日别,行行不忍移归軿。
刚肠出泪收还注,感公知己难违去。
黄昏病作宿荒城,离绪不堪纷似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号卓越领袖,毕生崇敬情挚。
十年一面匆匆见,几天离别心酸扉。
铁骨柔情泪涌泻,感激相知难相离。
暮色染病宿荒地,离愁纷纷如雨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离并州:离开并州。
2. 至晋祠:到达晋祠。
3. 次韵答宣徽富公:按照原诗的韵律回赠给宣徽使富弼。
4. 公名杰出:您的声名卓著。
5. 天下贤:世间贤能之人。
6. 终身师慕:一生都以您为榜样。
7. 常颛颛:始终保持恭敬的态度。
8. 十年一面:时隔十年才见一次面。
9. 数日别:相处数日后又要分别。
10. 行行:不停地行走。
11. 不忍移归軿:不舍得离开您的车马。
12. 刚肠出泪收还注:形容感情的强烈。
13. 感公知己:感激您对我的知遇之恩。
14. 难违去:难以违背您的意愿离去。
15. 黄昏病作:傍晚时分疾病发作。
16. 宿荒城:在荒凉的城池中过夜。
17. 离绪:离别之情。
18. 堪:忍受。
19. 纷似雨:如同纷落的雨水一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宣徽富公的深厚交情为主线,表达了二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开篇,诗人赞美富公是天下贤才,表达了对其崇敬之情;接着,描述了与富公十年的短暂相聚和分别时的不忍离去;随后,诗人含泪表示感激富公的知己之恩,难以离开;最后,通过描绘生病的黄昏时分在荒城中借宿,以及繁杂离别的思绪犹如雨水般交织,表达了诗人与富公离别之际的哀愁。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环境及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富公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并州至晋祠次韵答宣徽富公》是北宋名臣韩琦于嘉祐三年(1058年)在山西并州地区巡视期间创作的一首诗篇。这首诗是作者对并州至晋祠之间秀丽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其友人宣徽富公的深情抒怀。
韩琦,字稚圭,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宰辅大臣,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对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执政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被誉为“贤相”。然而,晚年时韩琦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之争而受到排挤,被贬出京。
嘉祐三年,韩琦受命巡视山西并州地区。在此期间的巡视过程中,他来到了晋祠,这是一座供奉西周时期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庙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站在晋祠前,韩琦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感动,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宣徽富公,因此写下了这首《离并州至晋祠次韵答宣徽富公》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