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隋城
信马隋城下,行春访旧传。
楼台在何处,瓦砾半耕田。
远籁悲笳咽,余花坠靥圆。
只留荒侈迹,千古监青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骑着马儿闲逛到隋城之下,春天里到处探访古老的传说。
楼阁亭台如今身在何处?只剩一半的瓦砾被耕作成农田。
远方的声音似悲泣的胡笳声哽咽着,剩余的花朵犹如美女脸上的酒窝般圆润。
这里只留下荒淫奢侈的痕迹,千古以来都成了历史的教训和教训。
去完善
释义
1. 信马:信马由缰,指任随其意,无目的地纵马而行。
2. 隋城:此处指隋炀帝修建的宫殿、园囿等,位于河南洛阳。
3. 行春:春游。
4. 旧传:过去的传说。
5. 楼台:高楼与楼观,这里借指隋唐时期的繁华景象。
6. 瓦砾:破碎的砖瓦。
7. 远籁:远方的声音。
8. 悲笳:悲凉的胡笳声。
9. 咽:呜咽,形容声音低沉。
10. 余花:残存的花朵。
11. 坠靥:坠落的花瓣。
12. 圆:完整,这里表示花朵凋落前的丰满状态。
13. 荒侈:荒淫奢侈。
14. 青编:史书,古代书籍常用青色竹简制成,故称。
去完善
赏析
《过隋城》是一首描绘隋城废墟的诗篇。诗人韩琦以信马闲行的状态,来到已被毁弃的隋城之下。曾经繁华的楼阁和雄伟的台榭已不复存在,只剩残垣断壁和零落的瓦砾散落在田野之间。诗人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眼前荒凉的画面,呈现出历史变迁的无常之感。同时,他借助于远方的风声、悲凉的长笛声以及飘落的落花等景象,渲染出一幅深沉的历史画卷,使得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朝代更迭的沧桑。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还传达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警示,从而实现了诗歌的教育功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隋城》是宋代文学家韩琦创作的一首描绘历史兴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当为韩琦在游览隋代故都时所创作。
在这个时期,北宋正面临着边疆危机和内部政治斗争的双重压力。作为北宋的重臣,韩琦参与了多场战事和朝廷政事,深感到国家兴亡之重。他对隋朝的灭亡有着深刻的思考,希望通过描绘隋朝的历史教训来警示当时的人们。
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频繁,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兴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隋朝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琦通过对隋朝故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