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
掀天雪浪镇三边,亿万王师未必然。
可惜大江如旧日,苦无人著祖生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白雪覆盖的世界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亿万人投身其中也不一定能达到终点。令人遗憾的是,这条伟大的江河仍旧平静地流淌着,却始终没有人来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津渡:古渡口名,位于江苏镇江西北。
2. 掀天雪浪:形容汹涌的江浪。
3. 镇三边:指镇守边疆。
4. 亿万王师:泛指众多的军队。
5. 未必然:不一定如此。
6. 大江:长江。
7. 祖生鞭:典出《晋书·刘琨传》。祖逖和刘琨均为东晋名将,两人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祖逖死后,刘琨梦见他赠鞭并勉励自己奋勇向前。后以“祖生鞭”表示激励他人努力进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期待。首句“掀天雪浪镇三边”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国家的困境,而“亿万王师未必然”则暗示了军队的不足。诗人担忧江河依旧,却没有人能够像祖生那样激励将士,展现出对英雄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津渡》是南宋诗人宋伯仁的一首描绘渡口风光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南宋政权已经稳固,但北方的金朝依然对南宋构成威胁。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在江南地区生活,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宁静。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宋伯仁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因为时局动乱,未能步入仕途。他游历江南各地,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西津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