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芙蓉开了,春未江梅透。
小小东风弄晴昼。
把万家和气,吹入笙歌,炉熏里,都与慈闱做寿。
黄堂今日贵,自著莱衣,捧劝金船十分酒。
愿从今,江海上,日日韶华桃李迳,总为人间种就。
但看取、天边老人星,有一点台星,共光南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花盛开时,春意尚浅,梅花尚未凋谢。和煦的微风在晴朗的白昼里轻轻吹拂,使得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如同沉浸在音乐和香薰之中,都是为了向母亲表示敬意。今天黄堂的显贵们身着朝服,手捧美酒,献祝母亲健康长寿。祝愿从现在起,海上的花季永无尽头,遍地都是青春的气息。只需看到那天空中明亮的老人星与一点点的文星,共同照耀着南方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芙蓉:指荷花,寓意美丽和高洁。
2. 春未江梅透:春天尚未过去,江边的梅花已经盛开。
3. 小小东风:指春天的和风。
4. 弄晴昼:让晴天显得格外美好。
5. 万家和气:指千家万户的和睦气氛。
6. 笙歌:形容乐声和歌声的交织。
7. 炉熏:炉中的香气。
8. 慈闱:尊称他人母亲或对自己母亲的敬称。
9. 黄堂:古代太守、县令等官员的公署。
10. 贵:地位高。
11. 莱衣:一种麻布制成的衣服,古时常用于孝服。
12. 金船:一种酒杯,此处借指美酒。
13. 捧劝:捧起酒杯向别人劝酒。
14. 十分酒:指满满一杯酒。
15. 韶华: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16. 桃李迳:比喻受人尊敬的道路。
17. 人间种就:在人间播种希望。
18. 天边老人星:指的是天空中的寿星,又称“福星”。
19. 一点台星:指台阁之星,即朝廷的重臣。
20. 共光南斗:共同照耀南方的天枢星座,寓意共同为国家治理作出贡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结构独具匠心。开篇写芙蓉盛开和春江水暖,体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营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氛围。接下来通过“万家和气”和“炉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母亲的祝福。
随后词人又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风,以及它所带来的温暖和生机。接着以黄堂寓意官场的尊贵,莱衣寓意孝道,两者结合,既表达了官员的责任感,也表现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下片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美好祝愿,希望她的健康长寿如同桃李一般繁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为民众谋求福祉的愿望,表达了作者民本主义的执政理念。最后三句借用天文现象喻示人间美好愿景,期许人寿年丰。
整体来看,整首词情感深厚,构思巧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洞仙歌》是南宋词人杨炎正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225年间,这是南宋时期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宋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词人们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浓厚的个人情感。
杨炎正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家族在战乱中破落,这使得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乱,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词作中。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忍让求和,对内则进行严密的统治。这使得民间疾苦日益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杨炎正的词作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