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标题包含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望(1090年-1170年),字瞻叔,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名臣王珪的后裔。 王之望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宋徽宗宣和年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的岸边,有谁在建立一座亭子?云雾和水波都进入了窗帘和挂钩。几座山峰上的青翠绿意仿佛要推开门,半夜时分,溪水声如同枕边的流水。这里整日都被烟雾和彩霞装点得如此美丽,夜晚只有一盏灯,风雨中的床铺显得格外静谧。谁能想到在这个战乱纷繁的时代,能够拄着拐杖、穿着便鞋来此胜景游览一番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标题中的“同”是共事、陪同的意思;“鲜于蹈夫、管养正”是作者的朋友的名字;“饮”指喝酒;“卫氏云亭”是一个地名。 2. 谁结危亭古岸头:“危亭”是指高耸的亭子;“古岸头”是古老的河岸边。 3. 云容水态入帘钩:“云容”指云雾的形状和姿态;“水态”是指水的形态和变化。 4. 数峰岚翠欲排闼:“岚翠”是指山间的雾气与青翠的树木交融的美景;“排闼”原意是指推门,这里形容山峰仿佛要推开窗户闯进来的景象。 5. 半夜溪声碍枕流:“半夜”指的是夜半时分;“碍枕流”是指溪流的声音在夜间显得格外清晰,甚至让人感到如同流水就在枕头边流动一样。 6. 入坐烟霞终日秀:“烟霞”指云雾缭绕的景象;“终日秀”是整日美景不断的意思。 7. 对床风雨一灯幽:“风雨”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交加的现象;“一灯幽”是指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 8. 那知戎马纷纭际:“那知”表示没想到;“戎马”是指战争;“纷纭”是指混乱复杂的状态;“际”指时期或时间。 9. 杖屦相陪得胜游:“杖屦”是手杖和鞋子,代指徒步游览;“得”有如愿以偿的含义;“胜游”是指愉快的旅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鲜于蹈夫、管养正共游卫氏云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中的“谁结危亭古岸头”是诗人发问,感叹在古老岸边有人筑起了这座高亭。接着的“云容水态入帘钩”则描述了云彩和水面波光倒映在亭子窗帘上的景象,展现了环境之美。 颔联以“数峰岚翠欲排闼”写山峰层峦叠嶂的景色,而“半夜溪声碍枕流”则是写夜晚溪水之声不绝于耳,表达了身处山水间的宁静氛围。 颈联“入坐烟霞终日秀”和“对床风雨一灯幽”则是对亭中环境的细致描绘,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这美丽的风景里相聚共谈的愉悦心情。 尾联“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是诗人对眼前宁静的景色发出感慨,尽管外面战事纷繁,但他们却在胜景中享受着闲逸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0年左右,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年间。 在这个时期,王之望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因为科举失利而未能进入官场。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与鲜于蹈夫、管养正等人成为好友,共同探讨诗歌艺术。 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国威胁之下,国家政治形势紧张。然而,在杭州等南方地区,由于相对安定的环境,文化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之望与朋友们在卫氏云亭举行聚会,欣赏美景,畅饮美酒,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们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