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第后投魏侍郎

标题包含
登第后投魏侍郎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倘一失,千载何由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望(1090年-1170年),字瞻叔,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名臣王珪的后裔。 王之望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宋徽宗宣和年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座幽静的山林里,有学者仙子,我曾听闻他们认识那位传说中的安期生。 在九天之上,我曾希望能与他们接近,但我这凡夫俗子实在难以飞升。 某一天,我的修行圆满,炼成的丹砂也已完成。 这时候,安期生突然从东方降临,开始与天帝同游仙境。 他瞥见了我,微笑着微微点头,看来似乎还有几分余情。 他赐给我一辆驾云的车,还引导我用彩虹和霓霞当作旗帜。 我离开尘世的污秽,跟随他飞升上天堂。 这种机遇一旦失去,千年之后还有什么理由再请求呢?
去完善
释义
《登第后投魏侍郎》注释: 1. 空山:指山中幽静的地方。 2. 仙子:这里指在深山修炼的道士。 3. 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又作“安期”或“安期先生”。 4. 青霄:天空、天界,这里表示仙人的居所。 5. 行业:佛教用语,指修行的功夫。 6. 九转丹砂: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药物。 7. 安期忽东来:意指神仙突然降临。 8. 从帝游玉京:跟随天帝游览仙界。 9. 笑莞:微笑。莞,同“莞尔”,形容微笑的样子。 10. 白云车:神话传说中神仙所乘的车子。 11. 摄身:提身,拔高身形。 12. 虹蜺旌:彩虹般美丽的旗帜,象征神仙的仪仗。 13. 紫清:道教语,天界,亦指仙境。 14. 机会:这里指成为神仙的机会。 15. 千载何由丁:感叹千年的时光难以捕捉到成仙的机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神仙交往的奇幻诗。开篇“空山学仙子”表达作者渴求神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旧识安期生”通过提到古代仙人安期生的名字暗示了诗人寻求精神超越的追求。第二联和第三联揭示了诗人对“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这一境界的憧憬。然而,诗人在第七句笔锋陡转,点出“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此处看似荒诞却颇具匠心,给人一种身处梦境之感,充满神秘色彩。最后四句中,诗人想象自己驾乘祥云,驾着虹蜺旗,脱离尘世,与神仙同游仙境,以求长生不老。全诗展现出一种追寻美好、憧憬超脱的精神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登第后投魏侍郎》是南宋诗人王之望在公元1158年所创作。这一年,王之望科考及第,成为了一名举人。在这首诗中,他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赞美以及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期待。 王之望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学和非凡的抱负。然而,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并不平静,政治斗争激烈,科举制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这使得王之望在科考之路上历经波折,多次未能及第。直到公元1158年,他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此阶段,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的压迫,国势衰微。为了重振国家,朝廷亟需选拔出一批有才华、有担当的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之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国家的重要人才储备。他希望能在朝廷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