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宇宙万物映入胸怀,感叹激扬如风雷般磅礴。写作只须把握其细微之处,景象皆能依我的意愿描绘。
宋玉曾豪放地书写着伟大的诗句,李白则恣意挥洒着他那超凡的才华。倘若不具有贤士圣人的心性,谁又能像造化那样兼收并蓄呢?
激励你自己吧,郑先生,正如珠之孕育,未来的光辉正待绽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郑夫子鲂:孟郊的好友郑鲂,为学者。
2. 天地入胸臆:指诗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3. 吁嗟生风雷:意为抒发情感时如同风起云涌。
4.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擅长辞赋。
5.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不羁的文采著称。
6.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表示只有具备贤者之心,才能真正掌握天地自然的规律。
7. 骊珠:指珍贵的宝珠,此处象征郑鲂的才华。
8. 今始胎:意味着郑鲂的才华尚未完全展现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孟郊对郑夫子鲂的勉励和期待。诗人首先描绘了天地万物进入胸臆的场景,感叹其中蕴含着无穷的风雷之力。紧接着强调写文章要把握细微之处,而物象则应任我剪裁。诗人将宋玉和李白的才华比喻为大句和狂才,以彰显他们卓越的才情。诗人在最后提出,若非圣贤之心,谁能与自然造化相媲美?以此激励郑夫子鲂,希望他能在文学道路上更上一层楼,如同刚孕育出的骊珠一般闪耀夺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郑夫子鲂》是唐朝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贞元时期(785-805年)。在那个时候,孟郊经历了科举考试多次失败,生活贫困,心境苦涩。
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然而,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仍然举办科举考试。许多文人志士,如孟郊,希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科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许多考生常常付出巨大的努力,却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郊写下了这首《赠郑夫子鲂》。他以郑夫子鲂为楷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有真才实学、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