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映日梅

标题包含
映日梅
冰肌耐热本神人,肯与寒光便浅颦。 应笑海棠无道骨,睡红怯翠不禁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映日梅:即腊梅的一种,其花在冬天开放,所以又称冬梅。古人有“冷艳清香君莫猜,雪中开待梅花来”的说法。
去完善
赏析
《映日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精神之诗,诗人刘才邵以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梅花的冰肌玉骨和傲雪凌霜的品性。首先,“冰肌耐热本神人”一句写梅花不畏严寒,坚忍顽强的生命特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品性。紧接着,“肯与寒光便浅颦”则表现梅花面对寒冷的冰雪世界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在此,诗人借梅喻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的赞美。 而“应笑海棠无道骨,睡红怯翠不禁春”两句则是通过对比来衬托梅花的气节。海棠花虽然鲜艳美丽,却缺少坚韧的精神力量,无法在春天的寒冷中生存。诗人用“应笑”这一表达,传达了对于海棠花这种柔弱生命的嘲笑,更彰显出梅花高洁、坚毅的形象。 全诗将梅花的形态和精神融合在一起,既写了其傲雪凌霜的外在特征,又表现了梅花内在的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使人深刻感受到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所蕴含的高尚品质和凛然正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映日梅》是南宋诗人刘才邵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刘才邵已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历任地方官职,并在朝廷担任尚书郎等重要职务。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性格和坚定的抗金立场,他在这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里受到了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更多深沉的内涵。 在这个时代,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断,民众疾苦严重,国家政治腐败,这些都给刘才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他在诗歌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忧国忧民之情,都充分体现出了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