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德源道人水墨画二绝句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德源道人水墨画二绝句 其一
修竹寒禽伴写真,细看更觉妙通神。 早知终有飘摇患,应选深林寄此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德源道人:这里指的是黄公望,他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号德源道人。 2. 修竹:指竹子,这里指代画中的景物。 3. 寒禽:冬天的鸟类,这里指代画中的形象。 4. 写真:画像的意思,这里指画作。 5. 细看:仔细看,细心观察。 6. 通神:形容技艺高超,接近神妙之境。 7. 早知:早知道。 8. 飘摇患:随风摇动的忧患,这里比喻画中的景象可能象征着画家内心的忧虑。 9. 应选:应该选择。 10. 深林:茂密的树林,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11. 寄此身:将身心寄托在某个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首句“修竹寒禽伴写真”描绘了一幅画面:竹林里的鸟儿在栖息,它们与翠绿的竹子共同构成了生动的水墨画卷。这里的“写真”既指画中形象的真实性,也暗示了画家具有高超的绘画技艺。 接下来的“细看更觉妙通神”进一步强调了对画面的细腻观察。当我们细细品味这幅画时,便能感受到画面中蕴含的神韵和生命力。这种魅力不仅仅来自于画作本身,更是画家用心感受生活、体验自然的成果。 紧接着,诗中表达了“早知终有飘摇患”的观念。或许是因为看到画中景物的静态,诗人联想到世间万物的无常,从而发出了感慨。正是这种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使得人们更加珍视眼前的时光。 最后一句“应选深林寄此身”则是对美好愿景的期许。在这种心理下,人们选择将自己寄托于风景如画的自然之中,享受那份宁静与祥和。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无奈与逃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德源道人水墨画二绝句 其一》刘才邵这首古诗创作于宋朝末年,时间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刘才邵个人生活起伏较大,他曾担任过湖南提举、湖北漕臣等职务,但因为性格刚直,不善于逢迎上司,屡次遭到排挤和贬谪。这使得他对于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从而通过画作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金国已经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才邵在这种背景下,虽然身处庙堂,但对国家局势忧心忡忡,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此外,宋代的文化艺术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在绘画方面。刘才邵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文人,深受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他在作品中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见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