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艮夫赠别
扬子江头欸乃歌,一天星斗络斜河。
怕无才思堪风月,拾入奚囊未必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扬子江头的轻歌中,满天星斗仿佛织成了斜向银河的丝网。我怕自己的才华不足以描绘风花雪月的美景,即使捡起这些美好的瞬间,也未必能装多少到我的袋子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扬子江头:指扬子江边,长江在今江苏南京以下又称扬子江。
2. 欸乃歌:泛指江行船歌,曲调宛转悠扬。
3. 星斗:指繁星。
4. 络斜河:指星河蜿蜒如脉络状。
5. 堪:能够承受。
6. 风月:美好风光与岁月,这里指诗中描绘的景色。
7. 拾入奚囊:将所见的风景、人事等记录下来。
8. 奚囊:本为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仆人,善能贮藏书画诗文,此处借指收藏诗书文采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孙艮夫赠别》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愿。“扬子江头欸乃歌”描绘了送别地点的景色,通过“一天星斗络斜河”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而“怕无才思堪风月,拾入奚囊未必多”则传达了作者担忧自己的才华不足以留住美好的时光,希望能将这一刻的美好珍藏起来。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次韵孙艮夫赠别》是南宋词人吴锡畴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南宋末期,即公元1279年左右,正值蒙元大军南侵,中原板荡之际。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日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
此时,吴锡畴作为一个江南文人,感受到了时局的沉重压力。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曾任职于南宋朝廷,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辞官回乡。在乡期间,他关注民间疾苦,积极参与地方事务,试图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民众谋福利。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者甚众。在这种背景下,吴锡畴与友人孙艮夫分别,感慨万千,遂作此诗以抒怀。诗中表达了他们二人共同的家国情怀和为民请命的志向,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