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永遇乐

标题包含
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陈珍妮Jenny.C
去完善

译文
他日面对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今日的境遇发出深深的叹息。
陈珍妮Jenny.C
去完善
释义
黄楼:苏轼在黄州所建;浩叹:深沉叹息
陈珍妮Jenny.C
去完善
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夜景象。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明月、好风、跳鱼、圆荷等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特别是"紞如三鼓"几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凸显出深夜的寂静和内心的孤寂。 下阕转入抒情,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身处境。"天涯倦客"道尽游子思乡之情,"燕子楼空"则借古喻今,感叹世事沧桑。结尾处"古今如梦"的感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人生虚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有眼前实景的细致刻画,又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清丽婉转,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词作的独特魅力。
陈珍妮Jenny.C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元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历三年。此时的他虽仍任团练副使虚职,但心境已渐趋平和。这首词作于一个秋夜,词人漫步小园,触景生情。月色如霜,清风徐来,这般静谧美好的夜景,却让历经宦海沉浮的东坡居士倍感孤寂。他遥想徐州燕子楼旧事,感慨时光易逝,佳人难再,更添羁旅漂泊之愁思。这份复杂的心绪,在这静夜里化作一曲深沉的人生咏叹。
陈珍妮Jenny.C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