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不如意

标题包含
不如意
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今日只如此,来日复何异。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乃至尘网苦,动辄心万计。高轩与华冕,傥来亦如寄。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善哉荣𠷠期,自宽以遣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晨也不如意,晚上也不如意。今天只是这样,明天又会怎么样?一个欢乐的念头刚想出来,上百种忧虑就先到了。这就像在尘世的网中受苦,每一动都要考虑无数事情。高高的车和华丽的帽子,都是暂时的,像寄存在这里的一样。试图按照规则去谋求,越辛劳最后越达不到目标。真是好啊,那乐观的荣启期,自己安慰自己,用轻松的方式忘记烦恼。
去完善
释义
《不如意》是唐代诗人刘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不如意:表示不顺心的事情。 2. 刘汲:唐代诗人。 3. 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早上也不顺心,晚上也不顺心。 4. 今日只如此,来日复何异: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明天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5. 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想要寻求片刻的快乐,但无数的忧虑已经先到来。 6. 尘网苦:形容世俗生活的困扰。 7. 高轩与华冕:豪华的车子和华丽的冠冕,指荣华富贵的生活。 8. 傥来亦如寄:即使有幸得到富贵荣华,也不过是暂时的。 9. 规规:追求名利的样子。 10. 善哉荣𠷠期,自宽以遣累:荣𠷠期是一位古代隐士,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化解烦恼,求得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善哉”是对荣𠷠期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不如意》刘汲是古人表达生活困顿、内心忧虑的作品。诗中作者通过描述“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困境中无法摆脱的无奈和疲倦。同时,诗人提出“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的观点,强调了人们在寻求快乐的过程中,烦恼和忧虑总是先行而至,这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倍感压力。 然而,作者认为应该像荣𠷠期那样,学会自我宽慰,以此来排解生活的困扰。在诗的最后,作者提醒读者:过分苛求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如顺其自然,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又表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汲的《不如意》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和无奈的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代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逐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刘汲作为一位士人,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但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文人志士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许多人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刘汲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人生的挫折和不公让他深感无奈和痛苦。 在这首诗中,刘汲以“不如意”为主题,表达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诗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许多文人的共同心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汲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