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
主人渴良马,仆夫念驽骀。
行迟追易及,力少牵易来。
时闻千里足,百箭攒其怀。
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主人渴望优秀的马匹,随从却想到平庸的马。
慢步行走容易跟上,力量弱小也能牵引。
偶尔听到有千里马的传说,它们能承载上百只箭矢。
尽管主人想买下这匹马,但众人议论纷纷,颇感担忧。
去完善
释义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李觏
1. 韩文公:即唐代著名文人韩愈。“文公”是对他的尊称。
2. 驽骥篇:韩愈所著的一篇散文,讲述选择良马和劣马的不同观点。
3. 李觏:北宋诗人,以议论见长,有《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传世。
4. 主人:指良马的需求者,这里可以理解为国家的领导者。
5. 仆夫:指平庸的官员或普通人。
6. 驽骀:指品质较差的马匹,与“良马”相对。
7. 行迟:行动迟缓。
8. 追易及:容易追赶。
9. 力少:力量较弱。
10. 牵易来:容易驾驭。
11. 时闻千里足:有时候会听到千里马的故事。
12. 百箭攒其怀:形容众多良马被选中。
13. 众口大悠哉: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驽骀的描绘,揭示了作者对于人才与才能的看法。在诗中,作者以驽骀喻指能力不足的人,而将千里马比作有才之人。虽然驽骀行迟、力少,但是它的存在却能为主人带来便利和舒适的感受,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千里马,虽然有强大的能力和智慧,但有时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正如“众口大悠哉”所示,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忽略身边的能力者,而过分追求那些看似光彩照人的事物。这种偏见和短视往往让人错失许多宝贵的机会,导致无法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是为了批评世人的浅薄,更是呼吁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善于发现、尊重和培养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看似平凡却仍有潜力的人才。只有摒弃盲目的追求,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共同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在研读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散文名篇《驽骥篇》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9年前后,属于北宋中期。
在这个时期,李觏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自幼聪颖好学,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应试未中。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学术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提倡改革。他的这种精神与韩愈的散文风格有相似之处,都表现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宋王朝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稳定后,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官僚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等。这些问题使得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李觏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这些现象深感忧虑。他在研读韩愈的作品时,发现了两人在对待社会问题上的共鸣,从而创作出这首抒发感慨的诗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