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村乐 其四

标题包含
村乐 其四
白首老人纫永日,青裙幼妇馌田间。 那知红袖青楼女,帐煖销金倚玉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发老翁在长日里忙碌,青衣村妇在田间劳作。 没想到那些红袖佳人青楼女子,在温暖帐幔中倚靠玉石山消遣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首:指老年;形容年老的人。 2. 老人:老年人;年老的男女。 3. 纫:指搓捻线。这里用作动词。 4. 永日:漫长的日子。 5. 青裙:古代妇女的青色裙子。这里代指穿青色裙子的妇女。 6. 幼妇:年轻的妇女。 7. 馌:给田里劳作的人送饭。 8. 那知:哪知道;哪里知道。 9. 红袖:红色的衣袖。这里代指穿红色衣服的女子。 10. 青楼:泛指华丽的楼房。这里多指妓院。 11. 帐煖:帐幕温暖。 12. 销金:用金子装饰。 13. 倚玉山:形容女子依靠在玉石堆砌的山上。这里借喻女子的美貌与地位高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不同的社会阶层,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白首老人"、"青裙幼妇"是指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为了生计而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与这些劳动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袖青楼女",她们过着奢侈的生活,依靠别人的供养过活。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批判。同时,诗中还使用了"纫"、"饷"等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的劳动场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乐·其四》是南宋著名诗人黄敏求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孝宗年间(公元1163-1189年),正值国家相对安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黄敏求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诗人,对这一现象深感痛心。在此背景下,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歌。《村乐·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首诗中,黄敏求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村风光和农民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现实困境,如农民劳作的艰辛、生活的贫困等,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