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

标题包含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 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 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 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启航破晓时的雾气,转动船桨随江水流动。 寺院小路环绕山腰,州郡的旗帜在马头山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水面边的香草纤细秀美,云中的丘陵与清幽的小桥相辉映。 描绘景物让人心生敬佩,续写诗篇却因才疏学浅而感到惭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侵早:接近早晨,天刚亮的时候。 2. 赵守:赵州郡的郡守,此处具体指谁需联系上下文理解。 3. 西山:通常指位于北京西郊的西山山脉,但也可能是其他地方的西山。 4. 寺径:寺庙旁的小路。 5. 盘龙腹:比喻道路弯曲如龙身。 6. 州旗:州郡的旗帜。 7. 映马头:马头是指马的前部,此处意为旗帜在马的前方显现。 8. 水边:靠近水的岸边。 9. 香草:指水边的香草植物。 10. 云陵:云雾缭绕的山陵。 11. 小桥:小木桥或石桥。 12. 写物:描绘事物。 13. 钦清绝:钦,赞赏;清绝,清新至极,形容景物优美。 14. 赓篇:赓,继续;篇,诗篇,继续写诗。 15. 愧缪悠:缪悠,谬悠,荒谬,此处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续写的诗篇不够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刚中的作品,以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为主题。诗的前两句“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生动地描绘了清晨开船出发的情景,雾气弥漫,江水流动,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 接着的“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两句则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山水环绕、洲旗招展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江南景致。 随后诗人观察到“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的水乡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此次行程的感悟和感慨。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诗艺的求索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郑刚中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郑刚中曾任宋高宗的侍从官,后又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等职。他曾因主张抗金而被主和派排挤出朝廷,出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后来虽被召回朝廷任礼部尚书,但因坚决反对秦桧议和,再次被贬。此诗正是郑刚中在遭受政治打击后被贬四川时所作。 在郑刚中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压力下,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作为爱国文人,郑刚中对国家民族的危机深感忧虑,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以泛舟游山水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