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夕偶作

标题包含
秋夕偶作
独诵潘郎秋兴赋,闲吟谢守怨情诗。 风摇红树啼螀急,月照绿窗清漏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朗读潘郎描绘秋天的文章,悠闲地吟唱谢守抒发愁绪的诗句。 风吹动红色树叶,寒蝉急促地鸣叫,月光照耀绿色窗户,静谧的夜晚显得时光悠长。
去完善
释义
1. 潘郎:指潘岳,字安仁,晋代文学家。他曾作有《秋兴赋》,抒发了秋天的忧郁之情。这里用潘郎泛指文人墨客。 2. 谢守:指南朝著名诗人谢朓,他曾担任宣城太守,所作《怨情诗》表现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这里用谢守借指怀才不遇的文人。 3. 红树:秋天经霜变红的树叶,这里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4. 螀:蝉的一种,叫声急促而悲凉,这里用来衬托秋天的萧瑟氛围。 5. 绿窗:绿色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闺房。 6. 清漏:漏壶滴水的声音,古人用漏壶计时,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秋夕偶作》中,文彦博通过对潘岳的《秋兴赋》和谢朓的怨情诗的解读,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受。“独诵潘郎秋兴赋,闲吟谢守怨情诗”一句,展现了作者在秋天这个敏感的季节里,借古代名篇来传达自己对秋天情绪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摇红树啼螀急,月照绿窗清漏迟。”这两句通过描述红色树叶在风中摇曳、寒蝉哀鸣以及月色映照绿色窗户的静谧画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整首诗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秋天的美丽景色融合在一起,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偶作》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人在这一时期已年逾古稀,身居高位,经历了宦海沉浮,目睹了朝廷的兴衰。他的诗作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文人墨客得以进入仕途,为国家治理献言献策。文彦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臣。他在政坛上历经五代,历任尚书令、丞相等重要职务,为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秋夕偶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叹以及对往事的回忆。诗中的“愁闻砧杵催寒衣”,体现了诗人对家人关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光的惋惜。通过对“西园菊蕊黄”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而诗的最后两句“坐看青灯欲尽时,频倾绛蜡教儿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以及对儿孙寄予的厚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