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南都致太傅相公
雪苑挥毫寄雪宫,丘门褒宠过华虫。
希声远夺霜钟韵,妙墨高逾禊帖工。
辱韵颇惭才陋薄,玩辞弥见意勤隆。
西南跂望安昌馆,何日陪随似戴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雪景中的书房挥洒笔墨给雪中的宫殿,山丘门前的荣耀超过了华丽的昆虫。微弱的声音渐渐融入了寒霜钟声的韵味,精妙的书法超越了曲水流觞的精致工艺。忍受着韵律而深感自己才能的欠缺,品味言辞更加明白其中深深的情意。遥望着西南方向的安宁昌盛,何时能够像陪伴戴崇一样跟随呢?
去完善
释义
1. 雪苑:地名,即河南商丘地区。
2. 挥毫:指书写、创作诗文。
3. 雪宫:宫殿名,此处借指皇帝所在地。
4. 丘门:指孔子之门,这里比喻文彦博自己。
5. 褒宠:受到皇帝的宠爱和赞誉。
6. 华虫:指五彩的凤凰,这里比喻皇帝的龙袍。
7. 希声:指微小的声音,这里比喻诗的韵味。
8. 霜钟:指寒秋时节的钟声,这里比喻诗歌的音韵。
9. 妙墨:指精妙的书法艺术。
10. 禊帖:指王羲之的《兰亭序》,这里比喻书法作品的精美。
11. 辱韵:指对方给自己寄来了诗稿并邀请唱和。
12. 才陋薄:指自己的才学浅陋。
13. 玩辞:指仔细品味对方的诗句。
14. 弥见:更明显地看出。
15. 意勤隆:情意殷勤隆重。
16. 安昌馆:指南都太傅相公的官邸。
17. 何日:不知何时。
18. 陪随:陪伴。
19. 似戴崇:像戴崇一样受到敬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写给他的好友致太傅相公的回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雪苑挥毫泼墨的场景,表达了与对方的深厚友谊和对彼此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首联“雪苑挥毫寄雪宫,丘门褒宠过华虫”中,诗人以雪苑和华虫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白雪般纯洁无暇,同时也暗含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颔联“希声远夺霜钟韵,妙墨高逾禊帖工”则是对致太傅相公的赞美,认为他的诗歌作品如霜钟之声,韵味深远;书法技艺高超,超过了一般的禊帖作品。这是诗人在对方才华横溢的表现面前,表示由衷的敬佩之情。
颈联“辱韵颇惭才陋薄,玩辞弥见意勤隆”则表达诗人自谦之意,认为自己收到的赠诗之韵非己所能承受,惭愧自己的才能有限。尽管如此,他仍认真地阅读了对方的作品,深感其用意之深,诚意之重。
尾联“西南跂望安昌馆,何日陪随似戴崇”则透露了诗人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以及期望能再次相聚的心情。这里提到的安昌馆可能是指致太傅相公的住处,诗人表示渴望有一天能像戴崇一样陪伴在对方的身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答南都致太傅相公》,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960-1127年,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彦博经历了多次官场起落,先后担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新法,改革政治制度,为国家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与保守派势力的斗争,他的政治生涯也充满了曲折。
在文彦博所处的时代,北宋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士人阶层地位不断提高,文学创作也十分活跃。文彦博作为这个时期的杰出文人,他的作品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也有对时事的关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