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高与碧穹齐。
朝云常蔼蔼,暮雨复凄凄。
髣髴闻珠佩,依稀认绣袿。
无能留彼美,徒使梦魂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巫山的山峰高耸入云,直冲九霄。
早上山间常常云雾缭绕,傍晚时又会细雨纷飞。
似乎听到了美人身上珍珠饰品的声音,依稀看到她们华美的衣物。
可惜无法挽留这些美好的人儿,只能让人在梦中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巫山:位于重庆巫山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2. 不极:形容极高的意思。
3. 碧穹:碧蓝色的天空。
4. 朝云:早晨的云彩。
5. 蔼蔼:云气浓厚的样子。
6. 暮雨:傍晚的雨。
7. 凄凄:形容寒冷或悲伤的样子。
8. 髣髴:仿佛、好像的意思。
9. 珠佩:指女子佩戴的珍珠饰品。
10. 依稀:模糊不清地感觉。
11. 绣袿:华美的衣服。
去完善
赏析
《巫山高》是宋代文人文彦博的一首描绘巫山美景的诗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巫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首联“巫山高不极,高与碧穹齐”,开篇点题,直抒胸臆,突出了巫山的巍峨壮观。诗人用“高不极”和“碧穹齐”来形容巫山的险峻,形象地展示出巫山的雄姿。
颔联“朝云常蔼蔼,暮雨复凄凄”,通过描绘巫山的云气和雨水的变化,进一步展示了巫山的自然景观。清晨,巫山被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傍晚,雨水淅沥,增添了几分哀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巫山风光的变幻莫测,又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之情。
颈联“髣髴闻珠佩,依稀认绣袿”,诗人运用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巫山的美景之中,仿佛听到了仙女们佩戴的珍珠项链发出的悦耳声音,依稀看到了她们身着锦绣衣裳的身影。这两句诗将神话传说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尾联“无能留彼美,徒使梦魂迷”,诗人表达了无法留住这些美好景象的无奈之情。他只能在梦境中寻找那些美丽的景象,体会到一种深深的眷恋和遗憾。这句诗虽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也反映了他的豁达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巫山高》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彦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0年左右,即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文彦博正担任枢密使等重要职务,为国家出谋划策。他关注民生,提倡节俭,推动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然而,由于官僚体制的腐败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文彦博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击。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边境少数民族势力的崛起,北宋面临严重的外部压力。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这些时代背景对文彦博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