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吟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别讨论诗歌中的事情了,因为诗歌里已经无法再添加其他内容了。每想到一个合适的字,都需要捻断几根胡须来思考。苦苦寻找却难以找到,真是让人发愁;反复搜寻,仿佛大海都干涸了。这不就像写作一样困难吗?
去完善
释义
1. 莫话诗中事:不要谈论诗歌中的事情。
2. 诗中难更无:诗歌中没有其他可谈论的了。
3. 吟安一个字:在斟酌一个诗句或一个字时。
4. 撚断数茎须:把胡须捻断了数次。比喻写诗时的认真和投入。
5. 险觅天应闷:寻觅诗意时,感到很有挑战性。
6. 狂搜海亦枯:极度地搜索思考,就像海水也会枯竭一样。
7. 不同文赋易:与写散文相比,写诗更不容易。
8. 为著者之乎:因为在写诗时要用“之乎者也”等虚词来构造句子。
去完善
赏析
《苦吟》卢延让这首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执着。诗人首先指出诗歌中的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而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汇,他不惜捻断数茎胡须。这种求索的精神甚至使大海为之枯竭,天空为之沉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以及他在文字表达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吟》是唐代诗人卢延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追求诗歌创作完美无瑕的过程和艰难曲折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学识、修养的提升和不断追求的毅力。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95年至904年之间,即唐末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深感生活的艰辛,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其次,在人生际遇方面,卢延让曾做过郡守、州刺史等地方官吏,但并无显著政绩。由于他的才华横溢,引起了藩镇的重视,后被任命为朝官,却因得罪权臣而遭受排挤。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慨。
再次,从时代背景来看,唐末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严重,使得百姓疾苦。而诗人身处其中,深刻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因此,他在诗作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