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月十六夜月

标题包含
八月十六夜月
十六胜三五,中天照大荒。 秪讹些子缘,应号没多光。 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 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16次胜利3次失败,太阳高挂在天顶照亮了广阔的荒野。 只是有些误解,不能叫做没有多少光亮。 桂花树依然健在,蟾蜍忙碌还没有结束。 难以预测来年的情况,直到拂晓才解开诗篇的谜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八月十六夜月:指农历八月十六夜晚的月亮。 2. 三五:即农历十五日,此处的“胜”表示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十五的更明亮。 3. 中天:天空中央的位置。 4. 大荒:广阔的荒野。 5. 秪讹:指轻微地有差异。 6. 些子:一点儿。 7. 缘:缘由,原因。 8. 应号:应该被称为。 9. 没多光:指没有那么多的光亮。 10. 老:年长,这里指月亮圆缺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较长。 11. 全在:仍在原处。 12. 蟾:指蟾蜍,传说中月亮上的动物。 13. 深未煞忙:形容月亮还没有脱离繁忙的运转状态。 14. 难期:难以预测。 15. 一年事:指一年的时间。 16. 到晓:直到拂晓时分。 17. 泥诗章:用泥土制作诗歌篇章,指将美好的时光留存在心中。
去完善
赏析
《八月十六夜月》这首诗歌以月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感慨和期望。诗句“十六胜三五,中天照大荒”展示了十六夜的月亮同样明亮,照耀着广阔的大地,衬托出月色的美好。接下来的诗句“秪讹些子缘,应号没多光”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月亮由圆变缺的思考,表现出月圆之时的短暂与无常。 而后两句“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则借用了古代关于月亮的传说,展现了月中桂花树依旧存在,而蟾蜍仍在忙碌的景象。最后两句“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则以月亮的变化寓意人生的起伏不定,同时传达出诗人希望在黎明时分书写诗篇的心情。整首诗歌既表达出诗人对月光的热爱,又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卢延让的《八月十六夜月》是创作于晚唐时期的一首诗歌。在这个时期,由于朝政腐败、战乱频仍,诗人卢延让也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起伏。他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愿阿附权贵而遭到排挤,一度辞官回乡。后来,他重新出仕,担任了校书郎等职位,但仍对时事忧心忡忡。 在《八月十六夜月》这首诗中,卢延让通过对八月初三和十五两天的月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朝廷的忧虑。八月初三的月亮初现时虽然皎洁明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暗淡;而八月十五的月亮虽圆满明亮,但到了十六日却又开始逐渐亏缺。这种现象与诗人的境遇相契合,他虽然曾在官场崭露头角,但最终仍因世事沧桑而沉沦。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和士人心态。在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现实深感失望,他们寄情山水,抒发心中的无奈与惆怅。卢延让也不例外,他的这首《八月十六夜月》正是以月为载体,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时局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