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图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荒凉的地方感到孤独和无助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弥漫的天关降落,曾经的繁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还有谁会在意我这消瘦的身躯呢?夕阳下的沙滩上,我的身影显得如此孤单,仿佛一座山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雾降天关:指赵构南下建立南宋政权,进入浙江一带的情景。
2. 先朝十二闲:这里是指北宋皇宫中的马厩,共有十二处。
3. 瘦骨:这里指的是画中瘦弱的战马。
4. 沙岸:沙滩边的陆地。
去完善
赏析
《瘦马图》是一首描绘瘦马形象的诗歌,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的感慨和情感。首先,“一从云雾降天关”一句,描述了瘦马如同从云雾中降临的神仙,形象生动地展现出瘦马的高贵气质。接着,“空尽先朝十二闲”则表达了瘦马曾受尊崇的历史地位,而今却无人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瘦马的同情与怜悯。最后,“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瘦马的瘦弱形态,以及它孤寂的身影在夕阳下的映衬,形象地刻画出了瘦马的命运变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瘦马图》是宋末元初著名画家、诗人龚开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歌通过对瘦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即宋末元初时期。这一时期,蒙古铁骑南下攻占中原地区,南宋朝廷岌岌可危。身为南宋官员的龚开目睹了国家沦陷的惨状,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人生际遇方面,龚开曾任淮东制置使幕僚,后因战乱流寓四方。他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1264-1294年)隐居于江苏昆山,以绘画和诗词寄托忧国之思。这一时期的龚开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民族的压迫,深感自身的无力回天,只能通过画作和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
时代背景方面,宋末元初是一个政治风云变幻、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蒙古族的兴起导致了北方广大地区的沦丧,南宋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逐渐走向衰亡。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抗元斗争,或寄情山水抒发忧国忧民之志。在这样的背景下,龚开通过《瘦马图》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乱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