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六
三脚馿,圣箭子。
放行则大地全收,收来则千差一举。
握土成金,握金成土。
转如是轮,不可量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脚驴,神射手。
放箭能覆盖整个地面,收箭只需一举千差。
变泥土为黄金,化黄金为泥土。
转动这样的轮回,无法估量。
去完善
释义
1. 三脚馿:指佛教中所说的一种神驴,三个蹄子的神骏之驴。
2. 圣箭子:比喻智慧的箭矢,能射穿一切迷惑。
3. 大地全收:形容包容万象,广纳众生。
4. 千差一举:意味着以一统万,把各种差别和分别一次性地统一起来。
5. 握土成金,握金成土:表示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转变无碍。
6. 如是轮:佛教中所说的一种法轮,代表佛法的流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用“三脚驴”和“圣箭子”两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禅宗修行中的一种境界。在诗人的笔下,三脚驴具有广大的视野和包容力,它行走在大地上,无碍地接收万物;而圣箭子则代表了禅宗修行者的智慧之箭,能够瞬间洞悉一切差别。诗人以“握土成金,握金成土”表达了修行的真谛——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豁达。最后两句的“转如是轮,不可量数”则是强调修禅者应不懈地转动智慧之轮,不断地体悟人生真谛。整首诗深入浅出地传达了禅宗修行的重要观念,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五六》是宋代高僧释智朋所作的禅诗。释智朋,字无所,号懒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高僧,擅长书画,以诗言志,其作品以禅宗哲理和日常生活为主题,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在北宋时期,禅宗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探讨人生的哲理。释智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哲学观念:“佛法无多子,南岳传心印,曹溪付袈裟。”这首诗强调佛教教义的简单性和传承性,体现了禅宗顿悟的理念。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智朋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转折。他在修行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挫折,但这些磨难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对禅宗信仰的追求。在这种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