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上感春

标题包含
湖上感春
西湖二月好笙歌,游女游郎半插花。 忽对春风怀故国,不知新燕入谁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湖二月里音乐歌声美妙无比,青年男女们出游时佩戴着半开的花朵。突然之间,面对着春风想起故乡,不知道新的燕子已经飞到了哪一家。
去完善
释义
1. 湖:这里指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2. 二月:农历二月份,正值春天。 3. 好:表示喜爱、赞美。 4. 笙歌:吹笙唱歌,泛指歌舞。 5. 游女游郎:指出游的男女。 6. 插花:戴花,古代妇女常在头上或襟上插戴花朵。 7. 忽:突然。 8. 故国:指诗人故乡。 9. 新燕:刚迁徙来的燕子。 10. 入谁家:进入哪家房屋筑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在阳春二月的景象。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西湖边的热闹场景:笙歌飘扬,游人络绎不绝,男女双方各插着半朵花互相嬉戏。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人们欢愉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两句,诗人笔锋陡转,思绪回到故乡。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家乡也在春风之中,可是那“新燕”已不知飞入了谁家的屋檐。这里,诗人借“新燕入谁家”这一画面,表达了离愁与思念之情,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寓含着年华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对比西湖与故乡的景象,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慨叹,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感春》是南宋诗人释行海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末年,蒙古铁蹄南下,中原地区战火连天,民生疾苦。此时的江南水乡,虽然表面上繁华依旧,但暗地里已是风雨飘摇。 释行海作为一位禅宗僧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其对战乱中的江南水乡的忧思之情。他借“湖上感春”这个题目,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其对江南水乡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中写道:“残红零落映湖水,杜鹃啼彻晴川暮。”这两句诗描述了湖边花朵凋谢的景象和杜鹃鸟悲鸣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感慨和对战乱的哀愁。 在这一年,释行海经历了许多人生变故,如亲人和朋友的离去、家园的破碎等。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南侵,江南水乡的战乱日益加剧。这种时代背景为释行海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