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当年召父治南阳。
千室颂慈祥。
今代天台太守,声名已达岩廊。
风流闲暇,胡床乘兴,燕寝凝香。
好去花砖视草,珠庭喜见微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德之人才治理过这片沃土。
家家户户称颂他仁爱祥和的风采。
如今,这位任天台太守的人,声望已远播朝廷内外。
他风度翩翩、从容闲适,经常喜欢坐着便椅出游,感受燕寝之间的凝香气氛。
他们一家和睦,庭院里的花草长得特别茂盛,深为世人所喜爱。
去完善
释义
1. 召父:指周宣王时期的召公。这里用来比喻地方长官的贤明。
2. 南阳: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3. 天台: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天台县,位于今中国浙江省天台县。
4. 太守:汉代至清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5. 岩廊:宫殿、朝廷。
6.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椅子。
7. 燕寝:休息的地方。
8. 凝香:香气浓郁。
9. 花砖:指刻有花纹的砖石地面。
10. 视草:阅览公文。
11. 珠庭:眉宇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召父”为开篇,以此赞美洪适治理南阳的功德。在这里,作者用“召父”来比喻洪适,突显出他如同周召公那样的贤能政治人物。接着作者又以“千室颂慈祥”这句描述了洪适治理下的南阳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
在词的下阕中,作者转向描写洪适的现任官职和声誉,他以“天台太守”来形容洪适的地位,表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很高。作者又以“风流闲暇”来刻画洪适的形象,赞美他的生活态度是轻松自在的,同时又具有高雅的情趣。
接下来的句子“胡床乘兴,燕寝凝香”,则描绘了洪适公务之余的潇洒生活。这里的“胡床”是一种简易可折叠的椅子,象征着作者的亲民形象;“燕寝凝香”则是形容居室整洁,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暗示其生活的高雅品质。
最后,作者以“好去花砖视草,珠庭喜见微黄”结束全词,通过讲述洪适在公务之余也关注民生、关心民间疾苦,表现出他为民着想、勤政爱民的品质。这同时也是对洪适未来事业的期许和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中措》是南宋文人洪适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洪适担任翰林学士承旨,负责起草皇帝诏令。他的文学造诣很高,深得皇帝的赏识。然而,尽管他在朝廷中地位显赫,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对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渴望能在政治上一展抱负。
当时,南宋正处于与金国的战争之中,国家内外交困。金国不断南下侵扰,而南宋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困苦。洪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的现状,为民众谋福祉。
在《朝中措》这首词中,洪适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