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凡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妬月明时。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山中》:这首诗的名字叫《山中》,表示诗人当时在山中。
2. 司空图:唐朝诗人。
3. 凡鸟:凡间的鸟,与凤凰等神鸟相对。这里可能指普通的鸟类,也可能是作者自谦的说法。
4. 爱喧人静处:喜欢在人们安静的地方喧闹。
5. 闲云:悠闲的云彩。
6. 似妬月明时:好像嫉妒月亮的光芒。这里指闲云在月亮下显得更加暗淡。
7. 世间万事非吾事:意思是诗人觉得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
8. 只愧秋来未有诗:只遗憾秋天的时候没有写诗。
去完善
赏析
《山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脱的心境。首句“凡鸟爱喧人静处”描绘了鸟儿在喧嚣中寻找宁静的情景,以鸟喻人,暗示人们内心渴望安宁的状态。次句“闲云似妬月明时”则通过描述悠闲的云朵嫉妒月光的美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向往宁静的心态。
第三句“世间万事非吾事”展现出诗人对外部世界的超然态度,意味着他对世间纷繁事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做过多关注。而最后一句“只愧秋来未有诗”则透露出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在金秋时节创作出优美的诗篇,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界中的景象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当时正值唐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司空图在这一年辞官归隐,回到了家乡。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战乱,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司空图出身世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但在唐末时期,朝政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司空图曾任朝廷官员,但他深知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在这个时代实现,于是选择了辞官归隐。在隐居期间,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他希望通过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歌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