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上天竺

标题包含
游上天竺
浄域何虚寂,居然隔市喧。 僧来混不语,吾亦欲忘言。 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 行行返初服,贲趾老邱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净域显得多么寂静空旷,与城市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和尚来了也不说话,我也想要忘却言辞。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简单地用餐,而名誉却如同触及藩篱一般麻烦。 走吧,回归最初的衣裳,充实生活直至老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游历。 2. 上天竺:指上天竺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天竺山。 3. 浄域:指清静的地方。 4. 虚寂:空虚寂静。 5. 居然:竟然。 6. 隔市喧:与城市的喧嚣相隔。 7. 僧来混不语:来自《五灯会元》中的“僧来问云,不问言语,如何报答?赵州答云,粪帚三头”。表示对僧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8. 忘言:忘记言语,形容心境的沉静。 9. 至乐:极快乐。 10. 箪食:指简陋的饮食。 11. 浮名:虚假的名声。 12. 触藩:比喻事情陷入困境。 13. 行行:走走停停的样子。 14. 返初服:指脱去官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 15. 贲趾:形容趾高气扬的样子。 16. 老邱樊:过隐居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游上天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竺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浄域何虚寂,居然隔市喧”描绘了天竺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市区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视角由外而内,体现了佛教信仰的超脱世俗的氛围。颔联“僧来混不语,吾亦欲忘言”表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默契,双方都以沉默应对世事,体现了禅宗的智慧。 颈联“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简朴的生活,而世俗的名声却像触藩的鹿一样让人难以摆脱。尾联“行行返初服,贲趾老邱樊”表达了诗人愿意抛弃浮名,回归质朴生活的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游览天竺寺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人生和名利的态度,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上天竺》是南宋诗人吕祖谦的一首描绘游览天竺山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间文化盛行,人们热衷于游山玩水、赋诗抒怀。 吕祖谦本人在南宋朝廷任官,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在他的笔下,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都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展现。 在这首《游上天竺》中,吕祖谦通过描绘天竺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以诗为镜,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