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
脚力未须扶,时时踏莎迳。
爱君如友生,伴我山行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脚步还不需要扶持,随时都在踏过草地的小径。
爱你如同朋友一般,陪伴我在山中行走的乐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脚力:指行走的能力。
2. 须:必须。
3. 扶:支撑。
4. 时时:经常。
5. 踏莎迳:走在有莎草的小路上。
6. 爱君:爱你。
7. 友生:朋友。
8. 伴我:陪伴我。
9. 山行:在山中行走。
10. 兴:兴趣。
去完善
赏析
《拄杖》姜特立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拄杖自喻,表达出自己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精神品质。“脚力未须扶”意味着诗人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定,而非外在的扶持。同时,通过“时时踏莎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享受山行之趣的形象。
全诗以“爱君如友生,伴我山行兴”作结,传达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像朋友一样珍惜这根拄杖,与它共度山行的乐趣。这种真挚的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显示出他对自我独立的自信。整首诗情感诚挚,意境优美,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拄杖》是南宋诗人姜特立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拄杖游览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据史书记载,此诗创作于宋孝宗年间(公元1163年-1189年)。
在宋孝宗时期,姜特立的人生际遇可谓起伏不定。他曾因直言进谏被贬出朝廷,此后在地方任职多年。然而,正是这段远离权力中心的日子,让姜特立有机会亲近自然,领略山川之美,从而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如《拄杖》等。
当时正值南宋初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讴歌祖国壮丽山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姜特立也深受感染,将个人情感融入山水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