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三首 其二
将军荡寇力能任,陈迹依然得重寻。血绕楼船龙战息,水摇城堞雉飞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将军英勇无敌,竭尽全力剿灭敌人,战争留下的痕迹仍在,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当年的记忆。
曾经鲜血流满战船,激战过后一切归于宁静;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城墙上飞翔的雉鸟,景象深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庐州:今安徽合肥。
2. 将军荡寇力能任:形容将领英勇抵抗敌军。
3. 陈迹:历史遗迹。
4. 楼船:古代的高大船只,这里指战舰。
5. 龙战:喻指战争。
6. 城堞:城墙上的女墙,也指整个城墙。
7. 雉飞深:指群鸟腾飞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庐州三首 其二》朱服这首描绘了古代战争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将军荡寇力能任"一句表达了将军英勇善战的豪情壮志;"陈迹依然得重寻"则是对古战场的缅怀。接下来的"血绕楼船龙战息"和"水摇城堞雉飞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将士在战场上奋力拼杀、誓死捍卫家园的场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州三首·其二,是北宋著名文人朱服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997年前后,朱服为太宗朝进士,此时担任庐州知州。朱服在政治仕途上颇为坎坷,历任县令、郡守,曾在党争中被贬谪至岭南地区。然而,正是这些曲折的经历,让他的词文富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内涵。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值北宋初年,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逐渐崛起,文人士大夫阶层受到重视。儒释道三家融合的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朱服的价值观,也为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精神风貌。朱服的词集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关注民生疾苦,对百姓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功名富贵的诱惑。这些矛盾交织在庐州三首中,使作品具有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