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

标题包含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
溱洧芍药堂背萱,浓红柔绿相映繁。 郑卫之风久寂寞,坐无诗翁谁使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溱水与洧水交汇之地,芍药花簇拥一堂,艳丽的花瓣与嫩绿的叶子相互辉映,显得繁茂而美丽。这里曾是郑国和卫国的故地,但如今风光已不再繁华,缺少诗人的赞美与传承。
去完善
释义
1. 溱洧:古水名,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东南流至新郑县汇入颍河。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2. 郑卫之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的民歌,以其委婉动听而著称。这里借指美好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溱洧河畔的芍药堂,堂背后满是繁茂的萱草。红艳的花朵和青翠的绿叶相互映衬,显得生机勃勃。然而,这里的郑卫之风(指先秦民歌)已经沉寂已久,再也没有诗人来吟咏赞美,空有美景无人言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是宋代文学家刘敞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50年左右,此时的刘敞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时期。在这个阶段,他经历了从政坛上的名臣到退居乡里的文人墨客的转变。 这个时期正值北宋仁宗时期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十分宽松和友好的时代。这个阶段的刘敞逐渐从政治舞台上隐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刘敞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在这个背景下,刘敞创作了《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这首诗,通过描绘送花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情深意长,体现了刘敞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气质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