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诸同舍

标题包含
呈诸同舍
洛阳年少不知几,十载南州赋式微。 三举不登黄甲去,两庠空笑白丁归。 头长贾昔过三尺,腰大巨今徒十围。 祇恐金銮不前席,谁云无策富王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洛阳的年轻才子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才华究竟有多高,他们在南方已待了十年,却还在徒劳地追求功名。他们虽然努力了三次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在学堂里也被人嘲笑,回归平民的身份。他们的头发早已长到三尺多长,腰围也变得粗壮,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芒。只怕皇帝的金銮殿还未为他们让位,谁说他们没有富裕国家的智慧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求仕失败后的失望和愤怒之情。"洛阳年少不知几,十载南州赋式微"描述了作者的年少无知和在南州求仕十年的艰辛。"三举不登黄甲去,两庠空笑白丁归"描绘了多次科举失败,只能在学堂里嘲笑那些归来的白丁。"头长贾昔过三尺,腰大巨今徒十围"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身材的变化,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祇恐金銮不前席,谁云无策富王畿"则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认为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使得国家财富无法增长。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诸同舍》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正值金国灭亡、蒙古帝国崛起的特殊时期。 在这一时期,华岳作为南宋的一名官员,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在《呈诸同舍》一诗中,华岳通过对“桑麻虽贱事,笔砚亦凡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朝中权贵的不满。 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还包括南宋政权与蒙古帝国的对峙,以及金国灭亡后中原地区的混乱局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华岳的诗篇更显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