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
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
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庭院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寂寞的老者已经年岁很高,他们彼此之间无法入睡,只能远远地听到山中城市的晨鼓声。
去完善
释义
1. 蛇浦桥:古代的桥名,具体地点不详。
2. 今宵:今晚。
3. 最明:最明亮。
4. 庭闲:庭院幽静。
5. 夜久:夜晚已深。
6. 天清:天空晴朗。
7. 寂寞:孤单冷清。
8. 多年:长时间。
9. 老宦:指在官场上长期任职的人。
10. 耿耿:心神不宁的样子。
11. 相看:相互对视。
12. 不寐:无法入睡。
13. 晓柝:拂晓时的木梆声。
14. 山城:位于山区的城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月色”起笔,展现了一幅明亮的月夜图景,与“庭闲”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诗人用“寂寞”和“老宦”传达出自己在官场多年、仍不得志的无奈与感慨。在这种心境下,诗人与朋友“相看不寐”,他们难以入眠,怀着一颗焦虑而渴望的心,聆听着远方山城的报晓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孤独、忧郁的情感,也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这首诗为唐代诗人严维所作,约创作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在这段时间里,诗人的生涯颇为波折。他在年轻时因才华出众被选拔入仕,但因官场险恶而选择弃官回乡。回乡后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更加接近自然。他常常在月夜下观览江景,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对朝廷的失望和对社会的担忧日益加深,他们开始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严维选择了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