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友人张自牧久客邕州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忆友人张自牧久客邕州二首 其一
人落江空又暮秋,故人底事久遨游。黄尘千里异乡路,明月半篷何处舟。计利徒贻妖鬼笑,归田早为厥孙谋。吟馀一送凭高目,瘴雨连天风满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林,原名邓仕均,1928年生于四川蓬溪县。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邓林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邓家驹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沉浸在江边的寂静与秋日的哀愁,离别多年的老朋友为何还在四处游荡。行走在茫茫异乡的千重道路上,只有明月照亮那破旧的船只,不知飘向何方。计算利益只会让妖魔鬼怪嘲笑,还是早早地回到故乡去为子孙谋划未来。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烟雨笼罩大地,狂风满楼。
去完善
释义
1. 人落江空:指离开家乡去外地的人稀少。 2. 底事:何事,什么事。 3. 黄尘:尘土飞扬的陆路。这里比喻外出奔波。 4. 异县:指他乡。 5. 明月:明亮的月光,指夜晚。 6. 半篷:指小船。 7. 计利:谋求利益。 8. 妖鬼笑:讽刺追求名利的行为。 9. 厥孙谋:替子孙谋划。厥,代词,表示“他的”或“那个”。 10. 吟馀:写诗之后。 11. 凭高目:登高远望。 12. 瘴雨:潮湿的雨水,特指南方湿热地区所特有的雾气。 13. 风满楼:风吹过楼房,形容风声很大。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邓林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思念友人的情景。诗中的“人落江空又暮秋”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暮秋时节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于友人迟迟未归的担忧。紧接着,诗人通过询问故人为何长时间遨游在外,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切。接下来的两句诗“黄尘千里异乡路,明月半篷何处舟”,用黄沙漫天、月光笼罩的情景,展现了友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迷茫。 诗人在后半部分则揭示了友人的境遇。其中“计利徒贻妖鬼笑”,表示贪图利益只能引来恶鬼的嘲笑;而“归田早为厥孙谋”则是规劝友人早日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最后两句“吟馀一送凭高目,瘴雨连天风满楼”,表现了诗人凭栏远望、满怀感慨的心情,同时也强调了异地的恶劣气候环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以深沉的目光洞察人生,道出了人们关于名利、亲情、友情等问题的思考。同时,诗歌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出自明朝诗人邓林的《忆友人张自牧久客邕州二首 其一》,邓林是明朝中叶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该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 在明朝成化年间,张自牧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去到了遥远的邕州。邕州位于广西,是一个偏远的地区。邓林因为与张自牧的友谊深厚,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明朝中叶,也就是明朝的稳定期。在这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邕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的生活也相对艰苦。这为邓林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