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标题包含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 饥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 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 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 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 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 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 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 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 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 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 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 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 汉魏兴亡何日了,长见铜人卧秋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石,字介翁,号紫岩,又号两溪,晚号紫岩老人、两溪道人。他是南宋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于石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根据他的诗作和画作,我们可以了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汉皇求仙志昂扬,成效渺茫难琢磨。 蓬莱仙境难抵达,暂且宫廷设承露。 饮下玉屑难果腹,谁言此方能不老。 人生长短皆天数,过贪欲望难延寿。 秋风席卷茂陵树,金茎露水空滴落。 建章宫殿皆成灰,唯有铜人像独存。 西来使者有何谋,突然离开汉朝归魏国。 感慨铜人像若知情,默默无言泪满面。 曹操篡位已三代,汉宫旧物无留存。 唯有你仍怀念旧情,默默望着渭水。 可怜身影临河畔,曲膝无力难自持。 宁愿成为遗弃之物于道旁,不愿漂泊远离故乡。 遥望东方洛阳路,回望长安夕阳下。 长安繁华今不如昔,洛阳寂寥有谁哀。 汉魏兴衰何时休,常见铜人像伴秋草。
去完善
释义
1.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2. 弱水:古人认为蓬莱一带的海水是神仙居所,故称之为“弱水”。 3. 承露盘: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而建的金属高台,据说露水可以使植物生长更快。 4. 玉屑:指古人相信可以食用的玉石粉末,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5. 茂陵:汉武帝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 6. 金茎露:承露盘中收集的露水。 7. 建章宫:西汉时期皇宫之一,现已不存。 8. 曹氏:指曹操、曹丕、曹叡父子,他们篡夺了汉朝皇位,建立了魏国。 9. 洛城:古代洛阳的别称,东汉都城。 10. 长安:古代西安的别称,西汉都城。
去完善
赏析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歌,描绘了汉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以金铜仙人的视角展现了历史沧桑。 前四句介绍汉朝皇帝求仙问药的情况,神仙效应虚无缥缈。即便蓬莱仙境遥不可及,皇帝依然坚持建立承露盘。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饥饿的仙人即使吞食玉屑也不能填饱肚子,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难以实现。而人生寿命的长短皆由天定,过多的欲望未必能够延年益寿。 而后四句写出了秋风萧瑟中的茂陵之树渐显老态,每年只能徒然地滴落金茎露。而建章宫在尘土飞扬中逐渐消散,只有金铜人屹立在原地。 再接着的四句揭示出金铜人离开汉室宫廷、将要回归魏国的真相。如若有感知,金铜人无法言语,唯有默默流泪。 之后的四句说明自从曹氏窃取神器以来,已有三代统治者交替更迭。然而汉宫昔日的器物无一幸存,唯有金铜人仍然能感受到往日的恩情。 之后四句表现金铜人在渭水边悲伤地照看自己的倒影,却因为年老体衰无法站立起来。宁可被丢弃在路边,也不愿意流浪远离故乡。 紧接着的四句描述金铜人远望洛阳,回顾曾经的长安。昔日繁华的长安已经今非昔比,洛阳的落寞又有谁能为之哀伤? 最后四句提出汉代和魏代的兴亡何时才能休止,但未来只能看见金铜人静静地躺在秋天的草地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是南宋诗人于石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9年前后,即宋末元初时期。此时,南宋已逐渐衰落,元军攻占临安,宣告了南宋的灭亡。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于石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曾担任过参知政事等要职,但在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发的情况下,他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后来,南宋灭亡,元军入主中原,于石选择归隐山林,以诗为寄托,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间疾苦,表达爱国情怀,许多诗歌作品都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元代戏剧艺术也迅速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这个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十分激烈,这也成为于石等文人创作的重要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