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龙荪晚颖破苔纹。
英气欲凌云。
深处未须留客,春风自掩柴门。
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
弹到琴心二叠,鹧鸪啼傍黄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荪傍晚时分,嫩芽穿过青苔。
英气凛然直冲云霄。
不想让客人久留于深林,春风轻拂,柴门自然关闭。
在蒲团上悠闲地坐着,轻轻地敲击着茶臼,细细地扑撒香炉里的熏香。
抚琴弹奏二叠韵,正如鹧鸪啼鸣般悦耳动听,正好临近黄昏时分。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龙荪晚颖破苔纹:“龙荪”指迟开的水仙;“晚颖”指水仙花开在岁末春初之时;“破苔纹”表示在岁暮时水仙花生长旺盛的景象。
2. 英气欲凌云:表达水仙花的英姿,比喻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 深处未须留客:意指水仙花在幽深的角落独自盛开,不需要招引其他客体关注。
4. 春风自掩柴门:描绘春天来临时的自然景象,春风吹拂,门扉轻掩。
5. 蒲团宴坐:描写闲坐生活场景,以蒲团为坐具。
6. 轻敲茶臼:描述泡茶的过程,茶臼用来研碎茶饼。
7. 细扑炉熏:描述焚香的细节,炉熏用香炉焚烧香料。
8. 弹到琴心二叠:表现弹琴技艺高超,二叠即第二叠,指第二段乐章。
9. 鹧鸪啼傍黄昏:渲染春天的傍晚氛围,鹧鸪鸟的叫声增添生动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田园生活画卷。上片以龙荪晚颖的形象比喻诗人的英气勃发,表现其超然物外的境界;下片通过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等细节,展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禅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中措》是南宋词人马子严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词人生活在江南地区。
在这个时代,宋朝历经靖康之耻,国土分裂,政治腐朽,民生疾苦。马子严生于世家门第,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对国家时局有着深刻的关注。他在年轻时就立下报国之志,然而在宦途上并不得意。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贫困景象,对社会矛盾有深切体会。
《朝中措》一词便是词人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词中以江南水乡的美景为映衬,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词既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也揭示了南宋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