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春望

标题包含
长安春望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 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 甘贫祗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蠙,字象文,号简斋,又号简斋居士,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生于1238年,卒于1307年,享年69岁。 张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在明媚的时节里无法安然地隐居江湖,又目睹了秦城发生的巨大变化。白雪尚未消融的双凤宫阙已经渐渐消逝,新一年春天已经来到了五侯府上。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要长伴美酒,忍受病痛还期待着能去赏花。离别故土已有十载,归来时已是一片狼藉。
去完善
释义
1. 明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的时代。 2. 卧烟霞:指隐退山林过闲适生活。 3. 秦城:这里指长安,因为长安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国,所以称为秦城。 4. 物华: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5. 双凤阙:这里指皇宫,因古代皇宫门楼上常常装饰凤凰图案而得名。 6. 五侯:指王公贵族。 7. 甘贫:甘愿贫穷。 8. 祗拟:只打算。 9. 长缄酒:长期封存的美酒。 10. 忍病:勉强忍受病痛。 11. 采花:此处指采摘梅花。 12. 故国:指故乡。 13. 桑柘:桑树和柘树,这里指故乡的田园风光。 14. 兵践:被战乱破坏。 15. 海西艖:海西的船只,泛指在海西的军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描绘长安春天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06年,正值唐末战乱时期。 此时,宦官当权、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而作者张蠙本人也历经磨难,他本是一位才子,因世道动乱、朝廷不察而长期未受重视,一生困厄不得志。 在此背景下,张蠙怀着深深的感慨写下了《长安春望》一诗。诗歌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形象语言,诉说了自己坚定的志向和高洁的情怀,以及对长安春天景色的深深怀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