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转庵圣花韵
转庵诗三昧,仍嗜书八法。
写出金弹句,可玩不可狎。
近观圣花作,险若君独压。
壮如钱塘潮,清若苕溪霅。
僚丸同妙手,痀蜩真脱甲。
庖刀方奏砉,郢风复运霎。
文章特小技,圣处奚假插。
得趣堪献佛,高吟岸乌帢。
达者越拘挛,迷者泥检柙。
岂知造化机,目击不容眨。
衮衮万马奔,翼翼两攻夹。
灵根有变通,时雨自浃洽。
意轻秦赵璧,价重蒲葵箑。
记舟何用痕,印钱偶因掐。
于道得达尊,问鼎不问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昧诗转庵,痴迷书法八法则。
书写经典诗句,值得品味勿亵渎。
观察圣人的画作,冒险的他独自担起。
画面壮丽如钱塘江潮,清新如画苕溪霅。
圣人与丸共游,真身脱离甲壳。
厨师挥刀奏出声音,犹如大风吹过,立即恢复平静。
文章只是小道,不必借助其他来彰显。
有乐趣可以献给佛,高声吟唱岸边乌鸦戴着黑帽。
通达之人超越拘束,迷茫的人被困在枷锁之中。
哪里知道自然的变化规律,肉眼无法忽视。
众多骏马奔腾,两侧攻击整齐有序。
灵性的根源在于变通,时机一到自然融洽。
心意轻松放下秦赵之璧,价值贵重蒲葵扇。
记住船只不用靠痕迹,偶尔用指掐住钱币的痕迹。
在道上得以显贵,关心的是事物的本质,而非表面现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转庵: 指陈刚中,字刚仲,号转庵。
2. 三昧: 佛教用语,指深思冥想的状态。
3. 书八法: 书法中的八种基本笔法。
4. 金弹句: 指陈刚中的诗句,用以比喻诗才出众。
5. 可玩不可狎: 可以欣赏却不可以亵玩。
6. 圣花: 即陈刚中的诗歌。
7. 险若君独压: 指陈刚中的诗歌风格独特,险峻无比。
8. 壮如钱塘潮: 形容陈刚中的诗歌雄壮如同钱塘江的潮水。
9. 清若苕溪霅: 形容陈刚中的诗歌清澈如同苕溪的流水。
10. 僚丸: 古代一种游戏。
11. 痀蜩: 佝偻树上的蝉蜕。
12. 庖刀: 厨师用的刀具。
13. 奏砉: 形容庖刀切肉的声音。
14. 郢风: 楚地的风气。
15. 运霎: 形容风力迅速传递。
16. 圣处: 指诗歌的高妙之处。
17. 得趣: 获得乐趣。
18. 高吟岸乌帢: 高声吟诵诗歌。
19. 达者: 通达的人。
20. 拘挛: 束缚。
21. 迷者: 迷茫的人。
22. 泥检柙: 陷入狭隘的观念。
23. 造化机: 自然界的生机。
24. 目击不容眨: 亲眼看到时不容眨眼。
25. 衮衮: 连续不断。
26. 万马奔: 比喻众多的人才。
27. 翼翼: 谨慎的样子。
28. 两攻夹: 互相攻击。
29. 灵根有变通: 指诗歌创作的灵感具有变通性。
30. 时雨: 及时的雨水。
31. 浃洽: 充分湿润。
32. 意轻秦赵璧: 认为秦赵璧的价值不高。
33. 价重蒲葵箑: 蒲葵扇的价格贵重。
34. 记舟何用痕: 指船过水无痕。
35. 印钱偶因掐: 指偶尔会因为掐算而留下痕迹。
36. 于道得达尊: 在道德上得到尊重。
37. 问鼎不问郏: 指关心国家大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评论和感悟的诗。诗人许及之通过对转庵和圣花的诗歌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诗歌的内涵和价值,反对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同时,他也认为诗歌的创作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才华,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敏锐洞察力。
全诗节奏紧凑,用词精练,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他对“转庵诗三昧”和“写出金弹句,可玩不可狎”的理解,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真谛:诗歌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转庵圣花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许及之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任命为京官。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仍然坚持创作诗歌。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朝廷内部则矛盾重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及之感受到了沉重的历史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创作《次转庵圣花韵》时,许及之可能正在思考如何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以圣花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