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

标题包含
浪淘沙
霜露日凄凉。 北雁南翔。 惊风吹起不成行。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 为尔惜流光。 还是重阳。 故人何处舣危墙。 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露渐寒凉。 大雁向南飞。 狂风过境失序行。 孤影水畔无尽忧,天色渐晚路漫长。 为你惋惜光阴去。 转眼又到重阳节。 故友身在何处倚高楼。 愿你寄我千滴思念泪,直通潇湘水长流。
去完善
释义
1. 北雁南翔:指秋天时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情景。 2. 吊影苍波:形容孤身一人站在水边,只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3. 舣危墙:停靠在河边的船上。
去完善
赏析
《浪淘沙》是唐代诗人赵鼎的一首词,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上片以“霜露日凄凉”开篇,描绘出一幅寒冷肃杀的景象,紧接着引出“北雁南翔”的主题,表现了大雁因天气寒冷而南飞的情景。而后以“惊风吹起不成行”进一步描绘大雁在风中的艰辛,它们无法保持队形,只能各自努力飞翔。下片则将视角转向作者自身,他感慨时光流逝,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悲伤,同时也怀念着远方的故人。结尾的“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叹惋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是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赵鼎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当时赵鼎被贬谪到广东潮州。 在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赵鼎因为与秦桧政见不合,被排挤打击,一度被罢相,最终被贬至死。而赵鼎在被贬谪的过程中,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在他的眼中,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过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唯有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在这场风浪中坚定前行。 在创作《浪淘沙》时,赵鼎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但他在词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他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这首词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