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赵主簿护贡篚至吴下有诗见示用诗为谢

标题包含
赵主簿护贡篚至吴下有诗见示用诗为谢
轴舻千里薄枞阳,未数当年汉省方。 勿为催归啼望帝,且看奉引驾乘黄。 四边每报风尘静,万国同瞻日月光。 我愿与民歌击壤,求田当卖橐中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轴轳战船绵延千里靠近枞阳,不用细数汉朝时的各方地方长官。 别让望帝之啼催人回乡,请看皇帝的驾乘车马都已在场。 边疆平静不再传来烽火狼烟,万国敬仰共享阳光照耀大地。 我愿和百姓一起唱起丰收之歌,用囊中的财富购买田园。
去完善
释义
轴舻千里薄枞阳:轴舻指船,枞阳是古代长江沿岸的一个地方。 未数当年汉省方:这句话是说在汉省巡查期间发生的事无法一一细数。省方是巡视四方的地方官。 勿为催归啼望帝:这句用“杜鹃啼血”的传说。望帝即传说中的蜀王杜宇,他让位退隐时因不舍离去而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季鸣叫时口中流血。 且看奉引驾乘黄:奉引是引导车马的意思,驾乘黄是指黄帝的车乘。这里借指南巡的皇帝车驾。 四边每报风尘静:风尘指的是战乱。这句意味着各个边疆都传来了平安的消息。 万国同瞻日月光:意思是万国的人民都可以共同看到皇家的阳光雨露。 我愿与民歌击壤:击壤是一种古代人民庆祝丰收的活动。这里表示愿意与百姓一起歌颂皇恩。 求田当卖橐中装:这是说用卖衣服的钱来购买田地,表达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赵主簿护贡篚至吴下有诗见示用诗为谢》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赵主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船只、风景、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主簿护贡篚至吴下有诗见示用诗为谢》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宋王朝,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地区。晁公溯(约1140-1218)字子西,世称昭德先生,祖籍河南开封,随父南下到浙江钱塘(今杭州)。他历任县令、观察推官、宣教郎等职,先后居住在南宋的政治、文化重镇临安和湖州。 在诗中,赵主簿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地方官员,贡篚是指古代诸侯或属国向朝廷进献的礼物。吴下则是指江苏南京一带。在这首诗里,晁公溯表达了对赵主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和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