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听琴二首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怀抱琴弦的夜晚春光无限,独自弹奏出满怀的思念泪水沾湿了衣襟。
指尖上最是痛恨那根第五个手指,声声哀怨是为了何人?
湘妃未曾埋葬在九嶷山上,楚水的波涛连接着天际,静坐思念远方的你。
唯有那只啼哭的乌鸦名字还在,让人忍受着夜晚的长鸣和哭泣。
去完善
释义
1. 花夜:繁花似锦的夜晚。这里代指美好的时光。
2. 第五指:古琴的弦有五根,这五根弦称为“五音”,其中中央的一根称为“中弦”。诗人以此暗喻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执着。
3. 湘娥: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死后葬于湖南的九嶷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深爱的人。
4. 楚水:泛指湖南一带的江河湖泊。楚地,历史上是楚国所在地,即今湖南省及湖北省部分地区。
5. 啼乌:指的是失偶或丧母的乌鸦。这里的啼乌旧名,指的就是唐代有名的琴曲《乌夜啼》。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起笔,意即面对美好的春色,怀抱古琴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第五指中心最恨”和“数声呜咽为何人”则通过琴音的诉说,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与无奈。
第二首诗则通过对湘娥、楚水和啼乌的描绘,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消失和分离,凸显出“坐忆君”的悲哀情感。而“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更是表达了诗人在漫长黑夜中独守哀痛的失落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