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山僧

标题包含
寄山僧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云端隐僧不建房,橡树花藤覆盖禅床。 早晨遇到了山里的朋友,听说刚搬到最高的山上。
去完善
释义
1. 寄:这里指寄托感情或想法。 2. 山僧:在山上修行的僧人。 3. 云里:形容深山之中,云雾缭绕的地方。 4. 置:建立,建造。 5. 橡花:橡树的花朵,橡树是一种常绿乔木。 6. 藤叶:藤蔓植物的叶子。 7. 盖:遮盖,覆盖。 8. 禅床:僧侣坐禅的地方。 9. 朝来:早晨来临的时候。 10. 逢:遇见。 11. 山中伴:指其他在山中修行的僧侣。 12. 闻说:听说。 13. 新移:刚刚搬迁到别处。 14. 最上方:佛教用语,指最高的修行境界。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云里幽僧不置房”写山僧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没有修建房屋,表现出其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尾联“闻说新移最上方”中“最上方”暗含道教的至上理念,以“闻说新移”展现出山僧的信仰是虔诚而坚定的。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山僧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其宗教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山僧》,作者是唐朝的诗人赵嘏。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 在赵嘏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尽管唐朝初期和中期曾有过繁荣的景象,但在晚唐时期,国家的统治逐渐衰弱,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对现实世界产生厌倦,转而追求宁静、超脱的精神境界,寄情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慰藉。 赵嘏本人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仕途。这让他深感失落,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之情越发强烈。因此,他开始向往远离世俗纷扰的深山古寺,渴望与山僧交流,寻找内心的安宁。这首《寄山僧》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赵嘏表达了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山僧们清心寡欲、超然物外的向往。他希望能在山中与山僧共享清幽宁静的生活,忘却红尘俗世的烦恼。这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他们在精神上所追求的超越现实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