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泊凫矶江馆

标题包含
泊凫矶江馆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遶津疎。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风雨过后即将迎来新的一年,独自在夜晚驾船前行,心情如何?月色映照在窗前,湖泊平静如画,大雁的声音消失在夜色中。清晨的管弦乐声在哪里安静地响起,寒冷的杨柳环绕着溪流稀疏地生长。在东边的溪流上有三间茅屋,回到那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与竹子、书籍为伴。
去完善
释义
1. 泊:停泊,这里是船只停靠的意思。 2. 凫矶:可能是作者在江边的落脚处或诗中描绘的风景点。 3. 岁欲除:指新年即将来临。 4. 当轩色:指月亮照亮窗户的景象。 5. 湖平后:指湖面平静下来之后。 6. 雁断云声:形容大雁离去后的寂静景象。 7. 夜起初:指夜晚刚刚开始。 8. 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9. 犯寒:冒着寒冷的天气。 10. 杨柳:即垂柳。 11. 津疎:江边渡口。 12. 三间茅屋:指简陋的住宅。 13. 东溪:可能是诗人居住地方的附近河流。 14. 归去生涯:表示隐退生活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后泊船情景的诗篇。诗人以寒冷的天气为背景,通过对风雪、月色、雁声等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疏离,营造出一个宁静而超脱的氛围。诗中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纷扰,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泊凫矶江馆》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由盛转衰,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嘏正值中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场沉浮,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深刻的体会,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赵嘏所在的晚唐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这种社会现实对赵嘏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